回应关切传递发展信心 明确目标凝聚奋进合力

——报告起草组谈政府工作报告的形成过程

2025-01-10 09:11:50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胡采棣 徐皓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襄阳向新突破的关键之年。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殷殷重托和襄阳人民的热切期待,一年一度的全市两会拉开帷幕。

全面回顾2024年全市上下承压前行、攻坚克难所取得的不易成绩,细致部署2025年奋发进取、善作善成的目标任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杜海洋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份报告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特点?1月9日,记者采访了市政府研究室报告起草组负责人。

“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集中了民智,汇聚了民意,反映了社会各界的共同意愿。”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于去年10月启动起草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意见,报告起草组数易其稿,反复修改完善,力求形成高质量报告,更好回应各方关切、汇聚各方力量,引导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全局多作贡献。

在报告起草过程中,起草组坚持“四个一以贯之”:

强信心、稳预期的工作基调一以贯之。过去一年,政府工作遇到的困难挑战超出预想,但实际发展成效好于预期,报告起草组尽可能在有限篇幅里抓住重点、凸显亮点,回顾工作时,兼顾做法和成效相统一,增强认同感;部署工作时,注重抢机遇、抓关键、破难题,旨在增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接续干、开新局的工作理念一以贯之。机遇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报告起草组在起草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相统一,既“一张蓝图绘到底”,又“先立后破”,在新的起点开新局,向全社会彰显政府既注重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善于因时因势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

重实际、求实效的工作要求一以贯之。报告起草组始终将“实”的要求贯穿起草全过程,坚持工程化、项目化、具体化,制定“路线图”,确保目标实、部署实、措施实,力求把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部署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政府抓落实的施工图。同时,在行文风格上,进一步转文风,多讲老百姓听得懂、能理解的“大白话”,让各界群众能够加深对政策方针的理解,自觉支持和拥护政府工作。

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追求一以贯之。报告起草组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报告起草全过程,突出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紧紧围绕“业教保医”等群众所盼,用较大篇幅明确了政府民生工作重点,努力使政府工作更加符合全市人民共同意志和美好愿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2024年工作回顾、2025年重点工作、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在2024年工作回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首先从“四个力”高度概括了2024年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即“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都市圈承载力持续增强、民生保障力稳步提升”。然后用“六个全力以赴”系统总结了一年来政府所做的主要工作,即:全力以赴稳预期、稳增长,全力以赴促转型、强产业,全力以赴统城乡、优生态,全力以赴抓改革、促开放,全力以赴惠民生、保平安,全力以赴转作风、提效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客观指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2025年重点工作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并围绕实现全年目标,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七个聚焦、七个加力突破”,即:聚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扩大有效需求上加力突破;聚焦构建体现襄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打造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上加力突破;聚焦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品质上加力突破;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加力突破;聚焦建设美丽襄阳,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加力突破;聚焦激发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加力突破;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加力突破。

在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当好抓落实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重点从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为民施政、坚持实干兴政、坚持廉洁从政四个方面展开,体现了政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以及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一丝不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的坚强决心。

《襄阳日报》(2025年1月10日2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金成岑 终审:肖雨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