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腾腾开新局

——写在襄阳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之际

2025-01-11 09:45:44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胡采棣 韩犁夫 通讯员 吴铁男

卡车鸣笛,大型机械启动。1月10日上午,在襄阳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新塬纳米复合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现场,249个项目宣告正式开工,打响了起步冲刺抓项目、奋力夺取“开门红”的“发令枪”。

实干争春早,跑好“第一棒”。在新的一年刚刚开启、全市两会召开之际,我市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一大批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高的优质项目“同步起跑”,彰显了“抓项目一天都不耽误”的鲜明导向,凝聚起全力全速拼经济、拼发展的强大气场。

本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设在谷城县,其他县(市、区)、开发区设分会场,聚焦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集中开工24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80.9亿元,为我市优势产业延链强链、科创成果加速转化、城市能级跨越提升注入了新动能、提供了强支撑。

除了数量多、分布广,这批项目还有哪些亮点?记者梳理后发现,首先是项目投资规模持续攀升。据统计,249个项目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37个,特别是主会场现场开工的新塬纳米复合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是近三年来我市开工的总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将助力我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助推全省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样一批体量大、上下游完备的“重量级”项目接连落地,势必为我市打造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体现襄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其次,这批项目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上作用显著。249个项目中,211个是产业类项目,涉及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我市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领域,计划总投资占比高达87.3%。这批项目技术含量高、根植性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以新塬纳米复合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为例,该项目主要建设1200条高纯纳米粉体材料生产线、年产10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及技术研发中心,建成后可实现高纯纳米粉体进口替代,对我市产业层级、战略地位抬升作用明显。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我市打造搬不走、稳得住、具有支撑力的根植性产业集群注入新的血液。

最后,这批项目中民间投资十分活跃。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民间投资项目数量、总投资占比分别为88%、87.5%,与以往相比,呈持续上涨趋势,这是广大企业家对我市全力以赴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用心用情解决好民营企业发展难题的认可与回应。当前,我市正聚焦激发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加力突破,随着开放公平、优质高效、亲清有力的营商环境加速形成,相信会有更多海内外企业家来襄投资兴业,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在襄开花结果,为加快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依靠和动力源泉。

未来,我市将紧盯国家政策抓争取,建立全链条的专班推进工作机制,着力在谋划争取牵引性、标志性的高质量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紧盯重点企业抓招引,大力开展链主招商、资源招商、基金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5个、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2个;紧盯重大项目提质效,发挥项目投资绩效综合评价机制作用,做实重大项目“五张清单”,加强“三率两量”精准调度,确保全年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400个。

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今天的襄阳,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襄阳日报》(2025年1月11日4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罗安 终审:李云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