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毫厘较真的铁路机车“修脚师”

2025-02-11 09:46:28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胡采棣 通讯员 钟守春 谭振亚

钢轮飞转,火花四溅。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机务段定修库外深深的地沟里,镟轮工王红兵正手持轮对轮径测量仪,测量机车轮径和轮缘厚度等相关数据。

“机车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机车轮对踏面(车轮与钢轨顶面的接触部分)与钢轨反复摩擦,难免出现剥离、擦伤、轮缘碾堆、轮辋碾边等伤损,就像人的脚一样,走路多了,就容易起茧子。”王红兵说,镟轮工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车床消除机车轮对踏面上的裂纹,去除那层厚厚的“茧”,让车轮达到最好状态。入冬以后,受气温影响,钢轨轨面变得湿滑,机车在长大坡道运行时,轮对空转现象增多,擦伤的轮对踏面需要及时镟修,以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春节前,全省迎来大幅降温,需要抢修的机车大幅增多。为此,车间成立了机车抢修小分队,加班加点抢修机车,全力以赴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王红兵告诉记者,当天天还没亮,他和徒弟饶宏宇就来到车间工作。

镟轮作业过程中,王红兵和饶宏宇集中精力盯控轮对镟修状态。没一会儿,镟修落下的铁屑就堆积到镟轮机刀架上,影响镟轮机正常工作,王红兵赶忙暂停机器,对车床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后,再次启动机器。

“机车运行速度极高,哪怕是细微的损伤也有可能酿成安全事故。”第一轮对镟修结束后,王红兵和饶宏宇立即对轮径、轮缘厚度进行测量,并如实记录测量数据,经过反复检验核对,确定符合标准后才开始后续工作。

由于流程多、标准严、工作量大,镟修一台机车往往需要两个多小时,而且全程必须聚精会神,不能有丝毫松懈,有时连口热水都来不及喝。

“我们每天要完成3台至4台机车的轮对镟修任务,工作近八个小时,累得瘫在沙发上不想说话。但是,想到经过抢修的机车能够及时安全运行,数以万计的旅客能够安心回家,心中充满自豪。”王红兵说。

“今年春节假期坚守岗位,不能回家陪伴爸妈,等节后回家了,一定带他们吃顿好的!”饶宏宇扬了扬手中的工具,骄傲地说。

《襄阳日报》(2025年2月11日6版)

编辑:杨星

审核:汪晓璐 终审:王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