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兴会 通讯员阮君君
慢性病老年患者,往往要服用多种药物。尽管护士悉心交代,药盒标注清晰,可每到服药的时候,这些患者还是经常遇到困惑:这些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不同药物能否同时服用?它们各自起到什么作用?
南漳县中医医院聚焦这一患者用药难题,积极探寻新路径,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服务模式——“药盒墙”,构成了优质护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种药盒“飞”上墙
日前,记者走进南漳县中医医院糖尿病科病区,在护士站正对面,一面“药盒墙”瞬间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墙上的药盒并非随意粘贴,而是护理人员精心分类、整理后的成果。他们收集各类常见药品的药盒,并在每个药盒旁清晰标注药品名称、主要作用、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
“目前,墙上的药盒有7大类20多种。”南漳县中医医院糖尿病科护士长莫海花说,有降糖类、降压类、降脂类、改善循环类、营养神经类、胰岛素类等,都是目前科室正在使用,且使用频繁的药物。
之所以建这面“药盒墙”,缘于科室患者的特殊性。莫海花告诉记者,糖尿病科这种慢性病科室,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有多种慢性病。比如,有的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问题,除了服用降糖类药物,还要服用降压类药物;有的患者并发了肾脏、肝脏问题,要吃护肾、护肝类药物;有的患者并发神经病变,还要吃营养神经的药物,有的患者甚至一天要吃十来种药。
一次要吃好几种药,虽然发药的时候护士反复交代,但部分老年人记忆力不好,每次到吃药的时候就晕了头,最终还是拿着一堆药盒到护士站询问。
“有的患者反反复复地问,我们有问必答,但问的次数多了,往往是患者不好意思。”莫海花说,于是,他们建起了这面“药盒墙”,目的就是便于患者了解服药知识。
方便患者正确服药
建“药盒墙”的点子是莫海花想出来的。
作为护士长,莫海花常年接触老年患者,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服药给老年患者带来的困扰。
她想,患者有难题,医务工作者就有责任和义务想办法解决,这不就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具体体现吗?
2024年12月26日晚上9点多,下班回到家中忙完之后,莫海花又想起了这件事儿。
有没有什么办法,结合老年患者群体的实际情况,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让他们对服药情况一目了然呢?带着这样的想法,莫海花翻看着手机,突然,脑海中闪出一个灵感:以前各种形式的科普,都是医护人员讲,能不能在护士站附近设置一个大展板,把药盒粘上去,在旁边作一些说明,把字体放大点儿,让老年患者对照药盒就能正确服药?
她立即在科室的微信工作群里说了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随后,大家继续在群里就此事如何操作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了一致方案——建一面“药盒墙”。
2025年1月9日下午,莫海花在工作群里安排了工作:“集体力量大,大家分头行动,杨伶负责收集降糖类药盒,郭雪迪负责收集降压类药盒……”
有9个人领到了任务,其中,莫海花负责联系展板的设计、制作。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1月26日,新颖别致的“药盒墙”建成了。它一出现就引起了患者的关注。
“开始大家跟看稀奇一样,觉得很新奇,仔细一看,发现它很有用。”68岁的患者陶女士说,自己患有糖尿病和多种并发症,每天要吃五六种药,一到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吃药,可老是忘记该吃哪几种药、每种药吃几颗。看说明书吧,眼睛又不好,只得一遍一遍往护士站跑,次数多了,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有了这个‘药盒墙’就方便多了,我自己拿着药盒来对照,很省事。”
“‘药盒墙’很好,有了它,方便了患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糖尿病科护士杨传珍说。
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药盒墙’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并不是有了它,我们就对患者放任不管了。”莫海花说,护士站24小时有人值班,只要有患者前来咨询用药问题,护士都会主动上前解答,提供用药帮助。
“我们为什么要把‘药盒墙’建在护士站的正对面?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患者,以便提供帮助,我们不能光让患者自己对照用药。”莫海花说,毕竟安全用药才是第一位的。
莫海花介绍,“药盒墙”上的药盒会动态调整,因为药物是在不断更新的。某些药物被淘汰了,“药盒墙”上的药盒就要下架;有的药品更替了,“药盒墙”上的药盒就要第一时间更新。
南漳县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患者对糖尿病科推出“药盒墙”这种服务方式很认可。
襄阳市卫健委医政科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襄阳市卫健委持续优化就医环境,深入推进“优质医疗服务医院行”行动,各地各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打造了一批有亮点、有影响力、受到患者欢迎的优质服务品牌,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改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健康襄阳建设。”该负责人说。
《襄阳晚报》(2025年2月12日5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终审: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