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北时指出,湖北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这一讲话精神对湖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这是新赶考路上湖北发展面临的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重要讲话提出四点明确要求,为我们提供了解题思路,是新征程上湖北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指南针。
从全国大局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重要抓手,总书记立足湖北实际提出的四点明确要求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内在统一、深度契合,是对湖北抓好相关领域改革举措落实的深刻阐述和深入指导。湖北要不负嘱托,奋楫争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心怀“国之大者”中谋划“省之要事”,以强烈的使命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从战略高度来看,总书记对湖北寄予厚望,提出“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有序优化产业布局。”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回顾近年来的发展,湖北在服务全局以及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进程中,扮演的“支点”角色越来越突出。立足新起点,湖北要抓住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的机遇,发挥承接东西、贯穿南北的经济地理位置优势,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牵引,锚定“五个功能定位”,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湖北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战略支点。
从湖北省情来看,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发展大势和湖北发展实际,阐明湖北在新征程上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应该完成的重大任务。湖北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发挥科技资源富集的优势,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发挥“九州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发挥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生态文化底蕴厚实的优势,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美丽湖北建设;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赓续荆楚文脉,建设长江文化高地,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襄阳是国家确定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重点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促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必须求突破、展作为。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破圈”。襄阳是科教大市、人才大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为龙头,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等为支柱的特色产业集群,但存在创新成果与科创资源不匹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新兴产业块头不大等短板,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求“破圈”。一要打造创新“策源地”。加快构建以“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为载体、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走深走实。二要培育创新“主力军”。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围绕“144”产业集群和“6+2”重点产业,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努力在更多领域形成“独门绝技”。三要集聚创新“强磁场”。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搭建校企地合作平台,催生一批产学研成果在襄转化落地。
在区域协调发展上“扩圈”。襄阳产业基础扎实、交通区位优越、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引领襄阳都市圈建设,更在桥接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贯连“四大城市群”中发挥桥梁作用。襄阳应把握发展机遇,一要立足自身,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善“一体两翼”市域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增强襄阳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二要环顾周边,充分发挥襄阳在产业集群、科研合作、交通物流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跨区域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加快襄阳都市圈建设,打造襄(阳)南(阳)双城经济圈,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三要放眼全国,发挥“四区叠加”优势,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核心节点、内陆开放新高地,主动融入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其他省市在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协调发展。通过政策对接、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等手段,形成大区域发展合力,推动襄阳经济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
在文旅融合发展上“出圈”。襄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发源地、三国文化之乡、汉水文化核心区、红色文化富集市,近年来,襄阳文旅发展表现亮眼,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景区提质改造项目陆续建成或开工,共同浇筑支撑襄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襄阳牛肉面火到太空,电影《你好,李焕英》带火三线厂区,鼓楼管家巷换新颜成为网红打卡点等等,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灵魂在襄阳碰撞焕发新生,这些都是文旅融合的典范。襄阳要继续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以文育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襄阳出圈出彩。
(作者单位:中共襄阳市委党校)
《襄阳日报》(2025年2月25日5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金成岑 终审:李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