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红南 通讯员刘婧)3月6日至7日,省棉花工作专班的专家团队来襄,到千亩机采棉示范基地调查摸底,为下一步科学规划、精心选址,促进棉花产业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据介绍,在全国棉花优势布局规划中,我市被列入长江流域优势区南襄盆地棉区。目前,全市棉花面积14万亩左右。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我市棉花种植模式发生了变化,逐步从麦棉套种演变为麦后移栽和麦(油)后直播种植;棉花布局正在向主产县(市)集中,形成了襄州、宜城、枣阳三大优质棉生产基地,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拓展,土壤、灌溉等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以襄阳为核心的鄂北棉区有望成为湖北省的高产优质棉区,是全省最具增产潜力的棉区。
调研过程中,专家们指出,理想的机采棉示范基地要交通便利,确保大型农机具顺畅进出;水源条件要好,为棉花“一播全苗”提供坚实保障;地势要平坦且面积相对集中,有助于实现统一管理与规模化作业;示范主体要配备相应农机具,具备较高生产水平,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专家们实地察看了枣阳市顺辉农机专业合作社,详细询问了当地机采棉种植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的落实情况,从种植品种的科学选择,到种植密度的精准把控,再到化学调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专家们着重强调,我市农技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技术指导工作,积极主动地深入到棉农当中去,为他们答疑解惑,传授先进实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让更多棉农能够受益于机采棉种植模式。
《襄阳日报》(2025年3月12日5版)
编辑:杨星
审核:黄金丽 终审:肖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