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陈莉莉 通讯员席磊
3月11日,记者在襄州区东唐滨江、江景苑等多个小区看到,这里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有了新变化。一袋式智能回收箱24小时运行,居民来“扔”有奖。
科技赋能生活垃圾精准分类
一袋式智能回收箱有1.7米高,顶端挂有摄像头,电子屏上提示着垃圾投放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箱门已开,请投放。”上午9点,在东唐滨江小区,随着一袋式智能回收箱的语音响起,居民李先生放入一摞废纸,紧接着点击“结束投放”,箱门随后关闭,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李先生的微信小程序立马跟着提醒,他这次投放的废纸核算金额为0.2元。
“比较方便,一个小纸盒都能称重核算,家里再也不用为了凑齐一堆废纸才能集中卖掉而烦恼,随时扔随时变现,很方便。”李先生说,这个智能回收箱他们小区已用了好一阵子,上班族尤其青睐它。
市环卫管理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科负责人郑卫刚介绍,这是科技赋能生活垃圾高效分类的其中一环。今年,城管部门将对市区1200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升级改造,在居民小区设置1000个一袋式智能回收箱。
四分类垃圾桶
变两分类垃圾桶
目前,升级改造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安排中。一袋式智能回收箱将就近设置在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旁边。小区原来四种颜色的四分类垃圾桶也将改为两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
“各小区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两分类垃圾桶配比。”郑卫刚说。
哪些废旧物品可以丢入一袋式智能回收箱变现呢?
箱体上有醒目的图文,纸类、金属、塑料、织物等皆可入箱。同时,箱体上还标有严禁投入的物品,具体有各类大型坐垫、挡风被、爬行垫、轮胎、机油壶、煤气罐、地毯、脚垫等。
记者发现,玻璃制品也在禁止投放之列,这是为何?该智能回收箱的生产厂家新兴际华循环科技(襄阳市) 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黄玥介绍,因为玻璃在投放和分拣过程中极易破碎,有伤人风险,所以将其专门“拎出来”,给个“专座”。
她指着智能回收箱的侧面,那里专门设置了红色的有害垃圾投放盒以及绿色的玻璃瓶等低值物品投放盒。
为了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安心使用,箱门设置了防夹手功能,除了微信扫码,老人和孩子也可通过输入家人的手机号使用智能回收箱。
“要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也要为市民分类丢垃圾提供便捷服务。”郑卫刚介绍,小区原有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后,会增设遮雨、洗手、照明、消杀等服务设备,消除市民“怕脏手”的顾虑,让大家放心分类丢垃圾。
恶意投放将被封号
“江景苑箱体满溢,请及时处理。”上午10点,在智能回收箱运维系统中,记者看到有预警,相关负责人派单给工作人员后,15分钟便完成清运。
黄玥介绍,一袋式智能回收箱遇到故障会自动发出预警,后台数据一目了然。她提醒,市民投放的物品会即刻称重核算显示金额,但48小时后才能提现。
一袋式智能回收箱会视频核验每一次投放,只要有禁投物品,就会取消核算金额。连续多次恶意违规投放,后台会自动对投放人封号,使其无法使用一袋式智能回收箱。
郑卫刚介绍,升级改造和增设工作完成后,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将更加精准。后端也更方便集中收集、专车专运、随产随清生活垃圾,可“点对点”对接群众需求,实现收集、运输、处理、利用全流程智能化、精准化、生态化统一管理。
《襄阳晚报》(2025年3月13日3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金成岑 终审:职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