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闵佳 通讯员李娜 贾骏
4月12日,大风天气来袭,襄城古城街道多个社区接连发现高空坠物隐患,襄城消防救援大队闻警即动、连续作战,先后赶赴仲宣楼社区、民主路社区、荆州街社区等区域,成功排除3处重大安全隐患,以“火焰蓝”的速度与担当守护了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仲宣楼社区王府家园1号楼顶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断裂,随时可能坠落!”12日上午9时零5分,襄城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紧急求助。辖区古城消防站立即派出1辆抢险救援车、7名消防员赶赴现场。只见6层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倾斜90度,支架螺丝部分断裂,在风中发出“咯吱”声响,下方即是人流密集的小区道路。
“立即设置警戒区,疏散楼下群众!”现场指挥员汪家虎指导员迅速分工:2名消防员携带安全绳、扳手等工具,借助扶梯在12米高空开展“悬空作业”。“风太大,稳住重心!”地面人员紧密配合,实时提示风险。20分钟后,倾斜的太阳能热水器被安全拆解后吊至地面,围观居民纷纷鼓掌。
当日9时30分,民主路城南尚阁小区再次告急:6楼楼顶一台老旧热水器支架锈蚀断裂,罐体悬挂在屋檐外,随时可能砸中下方停放的车辆和行人。消防救援人员抵达时发现,该小区为老旧小区房屋,楼顶平台未设置检修通道,只能通过相邻建筑攀爬作业。
“启用绳索从窗户边沿攀爬至楼顶!”现场协调会上,消防与社区、物业迅速制订方案:2名消防员穿戴装备,从窗口进入“狭窄作业面”。面对锈蚀严重的支架,他们先用液压剪破拆固定螺丝,再用钢丝绳将热水器整体捆牢吊离。“下面的同志注意!”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这个重达100公斤左右的“隐患点”被安全转移,整个过程耗时仅15分钟(如图)。
上午10时左右,荆州街健民小区居民反映,5楼住户李波家屋顶铁皮被大风掀起,咯咯作响,边缘锋利如刀,随时可能割伤行人。
襄城消防救援大队组成“临时攻坚组”,发现该屋顶为斜坡式结构,传统梯子难以攀爬。消防队员立即启用折叠式消防梯并携带扳手登顶作业,迅速将松动的铁皮切割下来,同时帮助居民清理屋顶堆积的杂物。
“多亏了消防员,不然下午大风一吹,后果不堪设想!”荆州街社区负责人握着消防员的手连连致谢。据统计,仅12日上午,襄城消防救援大队累计出动车辆2台次、人员14人次,处置高空隐患4处,惠及居民2000余户,实现“零伤亡、零事故”的处置目标。
“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哪里,我们的战斗力就延伸到哪里。”襄城消防救援大队李坚大队长表示,下一步将针对老旧小区高空隐患,联合街道建立“定期巡检+应急处突”长效机制,通过“智慧消防”监控系统实时预警,让“火焰蓝”成为守护古城平安的亮丽底色。
从晨光熹微到中午12点,襄城消防救援大队用“高空奋战”,书写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初心答卷。那些在云梯上俯身作业的身影、在楼顶逆风前行的脚步,不仅是对“担当”二字的生动诠释,更让群众在大风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襄阳晚报》(2025年4月14日4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金成岑 终审: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