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姜雁冰 通讯员史旭)“现在废机油都交给专业公司处理,台账也清清楚楚。”近日,面对回访的检察官,老河口市一家汽车维修店负责人表示。据介绍,这一转变源于老河口市检察院运用数字检察手段开展的废机油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该行动有效堵塞了行业监管漏洞,守护了生态环境安全。
2024年10月,老河口市检察院创新应用“督促机动车维修及其废机油脱管漏管环境污染防治监督模型”。该院通过调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对全市机动车维修企业备案情况、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关键数据进行智能比对分析,精准筛查出17条违法处置废机油的案件线索,实现了从“人工摸排”向“数据筛查”的监督模式转变。
线索核查阶段,检察官的调查触目惊心。“部分维修车间油污横流,废机油桶随意堆放,气味刺鼻。”该院承办检察官在回顾现场取证时表示。更令人担忧的是,涉案企业均无法提供废机油的合法处置凭证,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
为确保案件办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该院邀请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老河口分局的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办案。经权威机构认定,涉案废机油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HW08类危险废物,含有重金属、硫磷氮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毒性和易燃性。一旦渗入土壤,将对环境造成持久性污染,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
为推动源头治理和系统整治,老河口市检察院于2024年11月7日牵头组织老河口市交通运输局、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老河口分局及各乡镇,召开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物处置工作座谈会。会上,检察机关详细通报了调查核实情况,各方围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深入交流意见,最终在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行业监督标准等综合治理措施上达成高度共识。
此次专项行动是老河口市检察院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以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通过大数据精准锁定问题、多部门联动协同共治,不仅有效解决了废机油违法处置的突出环境问题,规范了行业经营,更筑牢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屏障,彰显了检察公益诉讼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襄阳日报》(2025年6月11日3版)
编辑:王鑫
审核:李云飞 终审: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