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贤 特约记者 刘俊 通讯员 陈月林 蔡铁琦
7月3日,记者在位于南漳县的湖北南泽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南泽公司)汽车内饰模压车间里看到,自动化生产线飞速“吐”出轮毂罩材料半成品。“这条拥有5道工序的生产线,过去要23个工人操作。”南泽公司总经理李畅说,“去年生产线升级后,只需两个工人操作,每天稳定生产5吨产品。”
近年来,南泽公司投资1.2亿元进行技改升级,新增4条自动化生产线,成功转化聚丙烯发泡材料、玻璃纤维、竹纤维等领域专利技术,生产出高硬度、低克重、强韧性的汽车内饰材料。今年1月至6月,南泽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2.2%。
从1986年接手南漳特纺厂,到如今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这家拥有39年历史的老牌企业,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动力。
发展路上,南泽公司曾经历过黑暗时刻。“西安客户下了一个订单,要求我们一个月内生产2万件汽车内饰,这本是一个机遇,公司却因产能不足,拼了命也才完成60%的订单量。”李畅回忆道。
转型升级是唯一的出路,但动辄数百万元的投入让南泽公司望而却步。就在这时,政府伸出了援手。南漳县科经局联合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南泽公司送去500万元授信,并落实50万元技改补贴,直接帮助南泽公司填上了设备更新资金缺口。南漳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促使南泽公司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成立院士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南泽公司将年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获得5项核心专利。南泽公司还依托“隆中人才支持计划”,成立“朱谦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团队累计开发15个新产品,获得9项实用新型专利。与此同时,湖北省首家县域供应链平台在南漳上线,助力企业提升全链条协同效率。
“今年以来,全县大力推动20家企业技改提能,帮助企业累计争取技改资金超1000万元,借助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平台为企业放款超过1亿元,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尽享。”南漳县科经局总经济师熊富云说。
技改不仅提升了产能,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南泽公司董事长朱谦翻出企业电费单说:“现在每月电费在10万元左右。技改后,企业产能翻了一番,电费却只比五年前多2万元。”
“去年吉利集团下了一个订单,要求我们生产10万辆汽车顶篷,前提是保持材料刚性不变,重量减少30%。”朱谦说,这是一场硬仗,“我们加强研发,充分满足客户需求,顺利完成订单。”
朱谦还透露了公司发展新方向: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卖材料”向“造产品”转变。
目前,南泽公司成功进军新能源汽车内饰领域,成为一汽、比亚迪、吉利、北汽等国内头部车企配套产品供应商。
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表示,今年以来,南漳县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着力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统筹推进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更新,以“真金白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襄阳日报》(2025年7月5日2版)
编辑:杨星
审核:李云飞 终审: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