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晚报记者杨东摄
人物档案
程妍琳,加拿大籍华人,在加拿大做了十年国际贸易,2013年来到襄阳,现从事剧本统筹工作。

□襄阳晚报记者宋毅
我对襄阳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小时候曾在此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
2013年,当我时隔十余年再次到襄阳时,感觉襄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襄阳是座奇妙的城市。古城墙、习家池、绿影壁……一处处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都打着深深的历史烙印,而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又让这座千年古城洋溢着现代化的都市活力。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在这里交汇交融,就如同两种不同的气质竟然奇妙地集于一身,简直是神奇的魔力!
最吸引我的,是襄阳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几年,我一直在从事与影视剧制作相关的工作,我关注着襄阳的文化事业发展。我欣喜地看到,博物馆新馆、图书馆新馆、襄阳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开建了;唐城影视城、汉城开门迎客;隆中草庐剧场是中国首个竹木结构半露天剧场,开实景演出先河,成为襄阳旅游新名片;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在襄阳连办四届,不仅吸引国内大学生参赛,外国大学生也送来参赛作品;“好戏大家看”“群星音乐厅”一月一台,“欢乐襄阳”文化活动周周有……这些都在彰显着襄阳的软、硬实力不断提升。
两年来,除了偶尔回武汉陪陪父母之外,我一直住在襄阳。我喜欢泡在图书馆里翻最旧的书,常常坐长途汽车到周边乡镇采风,看汉水边村庄里生活着的人。我的愿望是讲好襄阳故事,拍出一部反映襄阳人“精气神”的电视连续剧。
我在加拿大做过十年的国际贸易,卖过山东的萝卜白菜、云南的荷兰豆,也卖过墨西哥和美国的蔬菜、水果。做生意无他,首先要找准市场的切入点。我想,虽然我们没有大片的红高粱,没有沧桑的黄土坡,没有上海滩的荣华,但我们有着汉江水向前的豪迈。如果能找准“襄阳故事”与市场的切入点,它将会成为宣传襄阳的“文化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