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张莹
2006年,19岁的杨林从宜昌来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求学,攻读机电一体化专业。那时,他不曾想到会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创立绿控电气科技公司,更不会想到公司经过短短两年多的发展,销售额预计将突破2300万元,产值达到1650万元。
现在说起绿控,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谓小有名气。不仅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成员均是“85后”、人均产值超过100万元,还因为他们生产的电动汽车电动转向泵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南京金龙、厦门金旅、安源比克、比亚迪、江铃等27家车企,并远销澳大利亚。
2013年3月,杨林和大学同学贺亮创办绿控科技,当时订单不足百万,处于亏损状态。经过短暂的低谷,当年11月企业迎来成长转折点。南京青奥会新能源汽车用车单位点名要用绿控产品。惊喜之余,由于没有资金购买原料,眼看到手的订单交不了货,将失去客户的信任,他们焦急万分。这时杨林和贺亮想到,我市相关政府部门正帮助他们申请注册资金补贴和创新基金等政策支持,在反映情况后很快首批5万元创新基金到账。这笔资金让他们按期把产品交给客户,为今后赢得市场和口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一个小的创业项目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路走来,多亏了襄阳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部门把我们‘扶上马送一程’。”杨林感激地说,创业导师指导他们理清思路、冷静规划,科技局、创业局等为他们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组织交流活动,高新区创业孵化园为他们提供办公场地、申报项目扶持,金融办组织他们到武汉证券交易所挂牌……这样的支持如同“及时雨”,助力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奋斗的时光是最美的时光,襄阳给了我奋斗的舞台、实现梦想的平台,感谢襄阳。”杨林充满感激地说,襄阳是一座梦想之城,在这里,每一个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未来,他们将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到绿控,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服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