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唐叶
“我是咸宁人,2008年从部队转业来到襄阳工作,2011年调到市创业服务局。这几年,我接触最多的就是广大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们。关于‘十二五’以来的变化,我感受最明显的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创业服务局的努力下,襄阳的创业环境好了、政策优了,创业主体多了。”12月16日,市创业服务局副局长吕和平说。
吕和平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来襄创业就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了各类创业人才、创新资源集聚襄阳。“在我们的宣传号召和政策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数据显示,我市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创业项目质量普遍提高,从以前的商贸类变成互联网、文化创意、装备制造类;创业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小微企业的成活期从3年延长到5年。”吕和平说。
同时,我市的创业扶持政策力度越来越大。近几年,围绕支持全民创业、回归创业、大学生创业和微型企业发展,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补贴、场租补贴、融资担保、贴息贷款等真金白银的扶持。“2008年创业服务局刚刚成立时,创业者的场地租用补贴一年最高只有5000元,现在市里给创业者的场地补贴一年能上万。”吕和平说。
此外,我市还着力建设众创孵化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创业服务平台,举办襄阳名家大讲坛、创业大讲堂,组织培训辅导,不仅为小微型企业负责人讲授实用性创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创业创新能力,还为他们搭建与金融机构和风投机构对接的平台,解决资金困难。“几年前,很多创业者不知道有创业服务局,现在,他们有困难就来找创业服务局。每当我看到一个个创业项目在我们的帮助扶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我就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吕和平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