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朱叔悟酒

2017-02-03 10:14:00 来源:

♢ 通讯员 李居艮

朱叔今年65岁,是市环保部门的退休干部,现返聘在市环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上班,我晨练时认识的朋友。朱叔对酒情有独钟,感悟颇多。

朱叔出生寒门,1972年参军到部队,因为勤劳肯干,当兵3个月便被挑去当了领导的通信员。朱叔是工程兵,部队常年在北方筑路架桥、修建基地。那时机械化程度低,工程建设全靠手提肩挑。野外吃住条件差,最难熬的是冬季,冷冽的寒风常吹得战士们唇干手裂,晚上还经常暖不热被窝。那时候,战士们都想饮点小酒暖暖身子。有战友问朱叔:“你在领导身边工作,有酒饮吧?”朱叔说,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都没酒可饮,官兵同劳动共生活,酒对大家来说是奢侈品。

1976年,朱叔复员到地方,先是在公安机关工作,两年后调入环保部门。拿了份不错的工资,父母年轻,家里没有什么负担。朱叔常约上几位年轻小伙,喝酒聊天,虽然酒的档次不高,但日子过得悠哉乐哉。朱叔说,那种有酒饮的日子让他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感觉。

朱叔长得帅气,身上散发着军人的刚毅,口才不错,酒量尚可,领导出门总喜欢带上他。没过几年,朱叔当上了单位的部门领导。当上部门领导后,因工作需要,朱叔常带着科室的同事到企业进行环境监测,企业总是热情招待,朱叔在酒桌上认识了不少酒友。工作之余,找个小酒馆,约几位酒友,点几碟下酒菜,摆桌论酒、比酒,常常喝到半夜才席散人离,走路东倒西歪还争论不休,赢者洋洋得意,边走边“炫耀”,输者嚷着下次再比,颇不服气。

1992年,朱叔因表现良好,被组织安排到某镇挂任副镇长。在镇上工作,应酬任务重,上级领导来检查,酒桌上要不遗余力,以酒表情;到基层检查指导,酒桌上既要来酒不拒,又要主动回敬,基层干部才觉得心里暖和。有时,一餐要赶好几个场子。

这样的日子,开始还能应付,日子一长,年近40的朱叔有点吃不消,没过几年身体出了状况,患上了“三高”。铁杆酒友——某环保站办公室王主任,也因不再胜酒力主动申请调离岗位。特别是后来听说几位酒友因酒致病撒手人寰,朱叔决定戒酒。

朱叔酒量好名声在外,突然在酒桌上不端酒杯,同席的朋友们都觉得不太习惯,常常劝他少喝一点,以至不在热闹的氛围中冷落。“喝酒伤身体,不喝伤感情”,每当此时,朱叔很为难。为了躲避难堪,朱叔后来干脆找理由不再赴宴,日子一长,大家也很少再主动约他聚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朱叔渐渐习惯了远离酒桌的日子。他把别人觥筹交错的时间用来锻炼身体和吹拉乐器。慢慢地,朱叔精通了二胡、唢呐、海笛、葫芦丝等乐器,身上因酒落下的“三高”等毛病也不治而愈。朱叔说,他很欣慰趁早离开了酒桌。

2010年,业务精湛的朱叔临近退休。一天,领导找朱叔征求意见,要他退休后继续返聘到市环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上班。朱叔对领导说,他身体好,孩子已成家立业,有干事热情,只是怕从事调解工作要经常面对酒桌,说再考虑考虑……

2012年12月,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公务接待少了,酒也不能再随便搬上公务餐桌。听到这个消息的那天,朱叔激动了一宿,第二天急忙找到领导,表示愿意到调解委员会上班。

转眼几年过去了。上周末,在公园晨练的朱叔告诉我,近日他用2天时间跑完了5个县(市区),开展督办检查。朱叔说,现在到基层,就餐很简便,餐后还能短暂休息,这种工作模式效率高,让他感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慕酒、爱酒、嗜酒、惧酒、谢酒——朱叔悟酒的心路历程。

编辑:张伊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