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第一球迷”大老李
全媒体记者 刘晓青
腰圆膀大、脚大手大,一米八六的大个;一张大嘴,还是个大嗓门。在年前襄阳体育馆举行的几场中国男排联赛中,一个60多岁的大个子,在观众席上挥舞着拳头为湖北队加油呐喊。那声音粗犷,还带着些嘶哑,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穿透力。他振臂一呼,引得全场观众发笑,但同时都又不由自主跟着他呐喊起来。
十多年过去了,大老李还是那个大老李。虽然上了年纪,但那架势,仍对得上“楚天第一球迷”的名号。很多年轻人或许不知晓大老李,但襄阳四五十岁以上的喜欢点体育的人,对大老李都不陌生。
迷球儿的大老李
大老李是谁?就是今年65岁的李忠明,樊城定中街大井台社区土生土长的襄阳人。李忠明3岁时母亲去世,自小在舅舅家长大。14岁,他当了一名油漆工,后来又到了原襄樊气管厂。上世纪90年代初,李忠明下岗了 。
一个下岗工人和球儿有什么关系?大老李七八岁的时候,每天放学他都会到人民广场看人家踢足球,并手脚灵光地给人家捡球。长大后,李忠明喜欢看球赛,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国家队和省队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比赛他要看,国家队到世界各地去比赛,他也跑去看。如果把李忠明看过球赛的球票面值加起来,保守点算也有100万,如果再加上往来交通费,就更多了。“你可别当着我老伴儿算账啊。”日前,记者采访大老李,进门前,大老李笑着对记者交待。

大老李为中国球队加油 资料图片
每次去看比赛,大老李不是普通的观众。他头上缠着红布条、身上披挂着“湖北襄樊大老李”的绶带,有时敲锣打鼓,有时吹号,他是个十足的球迷。在北京看球赛,全身披挂为球队热情呐喊的大老李最显眼儿。央视现场直播,镜头多次对准大老李。作为球迷代表,大老李还四次上了《东方之子》《实话实说》节目。这样一来,“襄樊大老李”的名号更响了。全国各地的球迷大会成立,会邀请他;哪个城市有重要比赛,大老李必然被当地球迷受邀。他是最热情的球迷,也是最有号召力的拉拉队长,球赛怎么能少了大老李呢。
1999年,湖北省政府还给大老李颁发了“湖北省十佳球迷”的荣誉证书。而对全国其他地方的球迷而言,大老李就是“楚天第一球迷”。
民间球队队长大老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襄阳体育活动非常活跃,很多单位都有职工球队。每逢周末,襄阳几个场馆同时开展比赛。喜欢体育的大老李,从1983年开始自掏腰包组建他的“自力球队”,先后组建了自力足球队、自力篮球队、自力女子排球队。大老李带着他的球队到处打比赛。多数时候大老李是个拉拉队长,自备了锣鼓家什,为自己的球队加油鼓劲儿。有时他也上场,长着一双大手,大老李笑言,自己是个天生的好守门员。

襄樊球迷协会 资料图片
1998年,李忠明带着他的自力青少年足球队参加了在黄石举行的全省青少年足球赛,这是襄阳间隔了12后再一次参赛;1999年,湖北省职工足球赛在荆门举行,当时襄阳相关部门因为经费问题不准备派队参加。这么大的城市竟然没有代表队参加,这可急坏了大老李,他到处游说化缘,终于求得5000元赞助费,带领他的自力球队参加了比赛。
大老李的储藏室有几个大纸箱子,里面装满了他的球队迎来的各种形状的奖杯,还有他到全国各地看球所得的三百多件球迷服。当下很多球迷都收藏球迷服,有人建议大老李好好收藏自己的球迷服,说不定将来也是笔财富,但大老李不以为然,谁要他都奉送。
2002年,大老李的自力足球队,参加了襄阳市举办的“黄金杯”足球赛,这是他的球队最后一次参加比赛。90年代初,大老李和老伴儿先后下岗,再加上看球、组建球队的开销,这个时候的大老李已经无力再经营自己的球队了。

资料图片
实诚人大老李
很多人只知道大老李是个超级球迷,但不知道大老李还是劳动模范,他也曾自费上过两次大学。
樊城大庆西路社区靠铁路一桥原襄樊标牌厂门前的小巷子,至今还有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这些树是1971年大老李张罗栽种的。那年他20岁,一天,他刚从肖湾干油漆活儿回来,看到路上有人卖树苗,一毛钱一棵,大老李掏了一块钱,让卖树苗的在厂门口种了11棵。“我14岁开始自食其力,我视单位当自己的家。”厂子早已没了,大老李栽下的树还在。
1982年,大老李来到刚组建的襄樊气管厂。气管厂生产“自力”牌打气筒。大老李负责销售业务,他到全国各地跑市场。由于为人实诚、够义气,大老李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他的收入也多了起来,一两年的时间,他就加入了万元户的行列。不过大老李的收入都用在了之后他看球和组建球队上了。
为了做好销售,1984年,大老李自费到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商品营销。十年后他又自费到湖北工学院学习世界营销。很多人想不通,一个工人花几千元去大学学习,闲的慌?但大老李却觉得很有意义。
大老李业务做得最好的那几年,也是气管厂最红火的岁月。大老李爱自己的厂,武汉一家气管厂曾想让他代理产品,大老李回绝了,有损于集体的事儿他不干。“我师傅教我对人要诚实,我父亲也教我做个忠厚的人。”大老李也是个性情中人,气管厂濒临破产的那几年,300多人的厂走的走、转的转,就他一个人“一根筋”守到最后。
不管是以前当万元户的时候,还是现在打零工,也不论冬天还是夏天,大老李脚上都是一双布鞋。他对吃穿不讲究,但还是一如既往得喜欢看球。年前他还飞了一趟韩国,看中韩世界杯预选赛。不过这次,他带上了老伴儿。
“2014年,老伴儿得了重病,全国各地的球迷自发为我捐款6万元。”说到这里,大老李有些哽咽,“全国各地的球迷对我太好了......”,“现在上年纪了,才觉得老伴儿当年的不容易,年轻时跑全国各地看球,老伴儿从来没反对过,现在想来,她给予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时光一去不复返啊,”说着说着,大老李自嘲地摸着自己的光亮的脑门,“我年轻时一头浓密的黑发,你看现在都掉光了,都是为中国足球队操心操掉了。”大老李给记者翻看了他当球迷的照片,的确,那时候的大老李长着一头浓密的黑发,尽管头发掉了不少,但大老李的神情没有变,不管生活怎么艰辛,他都很乐观。“走过的日子还挺有意义的,不后悔。”大老李补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