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艺术剧院青年演员王艺和邓昭珺教师生学习第一套戏曲操。全媒体记者刘晓青摄
全媒体记者 刘晓青
操中有戏,戏中做操。热身运动是“腕花小云手”+“亮相”,肩部运动是“单拉山膀”……被称为广播操与戏曲“混搭”的戏曲广播操,自今年春晚亮相后,广受追捧。3月10日上午,米公小学全校1600多名师生,跟着音乐开始学做第一套戏曲广播操。该校成为我市率先推广戏曲操的校园。
平时,米公小学的课间操就十分丰富和新颖,学生们不仅做广播操,还做老师自编的书法操、美术操。“看到戏曲操后,我们老师都非常高兴,这么优美又有板有眼的戏曲操,孩子们一定喜欢,而且对戏曲进校园是个有益的补充。开学后我们就想着尽快将戏曲操引入课间操。”米公小学副校长胡颂谊说。

获知米公小学的需求后,市艺术剧院非常重视,并派两名青年骨干演员来到米公小学,利用两天时间先教部分学生和老师学习戏曲操,然后由老师再教授各班级学生。“接下来,我们还将举行校园戏曲操大赛,不仅孩子们比赛,我们也邀请家长来参赛,为戏曲进校园,孩子们学戏曲文化营造浓厚的氛围。”胡颂谊说。
“一招一式感觉很优美,跟着做了两遍,感觉非常好。”米公小学三年级的李清怡说。不光是女孩子喜欢,很多男孩子也表示,与普通广播操比起来,自己更喜欢带有戏曲味儿的操。“动作也是动静结合、柔中带刚,很练气质。”米公小学音乐老师黄薇说,她被这套操的韵味所吸引。近日,市区一些地方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开始学习戏曲操。

这套体操共分9节,每节都采用了普通广播操中大家熟悉的名称,如四肢运动、腰部运动、全身运动等,保留了广播操节拍,但动作和音乐中带有浓厚的戏曲韵律元素。如“腕花小云手”+“亮相”,肩部运动是“单拉山膀”,腰部运动是“涮腰”,腿部运动是“飞天十三响”,放松运动是“打拱”+“四方步”,扩胸运动是“扎带”+“亮相”。

襄阳花鼓戏剧团副团长、青年演员张荣明介绍说,大家感受到这套操的魅力所在,主要是因为操中的戏曲程式化动作之一亮相,“戏曲演员在上场或唱完一段唱腔后都会有一个亮相。亮相动作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化的过程,从开始酝酿,到举手投足,动作节奏是轻重缓急,眼神与肢体也是谐同展示。这种瞬间对立统一的美感,就是它魅力之一。”张荣明说,这套戏曲操音乐大量应用锣鼓经,富有节奏感,也比较好学。
为了满足市民学习戏曲操的需要,市艺术剧院进行惠民演出时,都会展示戏曲操。“目前,市艺术剧院的大部分演员都已经学完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我们将以广场快闪、文化惠民、戏曲进校园等多种方式推广戏曲广播体操。”市艺术剧院副总经理王晓毅说,戏曲操的出现,对戏曲文化的大众普及教育十分有益,也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