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江网讯【全媒体记者 刘晓青】从四中义教部校园,到市体校训练馆,中间有段一两百米的马路。每天下午2点半左右,在这一段路上,总能看到五六十个4岁到6岁的孩子,排着队往训练馆走。
这五六十个孩子,就是市体校最小的体操学员。4岁多的去年才来的小班的孩子,五六岁的是已经来了一两年的大班的孩子。
“家长们也真狠心,让这么点娃娃就遭这罪受。”同样,每天只要看到这些娃娃,路过的大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就忍不住冲着老师大声指责几句。

“小大人”的奋斗生活
没有大人陪伴的集体寄宿生活,有些令家长们心疼,但探访过孩子们的生活,就会发现,处于正玩耍年龄的他们,对于体操训练的蹦蹦跳跳,大部分孩子打心眼里还是喜欢的。
3月15日下午2点半左右,记者来到市体校训练馆时,孩子们正往体育馆的四楼走。4岁半的洋洋第一个到了换鞋区。他利索地换上了拖鞋,然后脱棉袄,接着又开始脱毛衣。“毛衣穿着,一会儿热了再脱吧。”见天气还冷,记者赶忙劝阻。“不冷。”洋洋一副小大人模样,边说边脱了毛衣,最后只穿着秋衣秋裤进了训练室。后面上来的孩子,也和洋洋一样,脱得只穿着秋衣秋裤。
进入训练室后,孩子们开始撒欢了。有的在垫子上打滚儿,有的排队爬上高高的垫子,拽着空中吊环荡起了秋千。大班的孩子进训练室后,就开始往两脚脖子上缠一条沙袋。
孩子们玩了一会儿,体操老师张永刚和李俊娟来了。孩子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跑圈热身,有的跑着跑着顺手就来个前手翻或滚翻,像一群顽皮的小猴。跑圈后,孩子们又开始踢腿、爬行等练习手脚的协调。小班的孩子学前滚翻,大班孩子已经能做前手翻和侧手翻,也能上单双杠。
每天下午4个小时的训练中,大班的孩子们要在单双杠上完成100下手撑杆,还要在垫子上做100下前手翻、空翻等,最后还要做100下俯卧撑等体能训练。

没有坚持不下来的孩子
小班的孩子只有4岁多,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训练站位、倒立、前滚翻等。孩子们大多是寄宿,周末才能回家。平时生活起居都要自理,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服。在训练室,记者看到有孩子秋衣前后穿反的,也有孩子袜子一样穿一只的。
“这么小,训练会受伤吗?”记者问。
“小伤肯定会有些,刚开始,有孩子会崴脚什么的,但训练一段时间后就好了,即便是4岁多的孩子,他们跌倒也会做滚翻缓冲,不会出现骨折等现象。”李俊娟老师说。
“他们能适应训练吗?”记者又问。
“孩子离开家长,刚开始都会有点不适应。但一般孩子一周后就好了,个别孩子适应期要长一点,但一个月后也就没问题了。”李俊娟说,玩儿是孩子们的天性,只要大家都能在一起玩,他们就会忘记想家。
“没有坚持不下来的孩子,只有坚持不下来的家长。”李俊娟说,每次招新生,都会有个别孩子退出,但不是孩子的原因。“有的是家长心疼孩子训练苦,有的是爷爷奶奶闹腾非要接孩子回去。”李老师说,他们的训练都是循序渐进的,只要家长愿意送进来的,孩子们都能坚持下来,而且几个月后,孩子训练都会变得很自觉。“有的家长心疼孩子,周末回去就想晚几天送来,但孩子还不干,反而要早点过来。”
李老师说,学前班的孩子上午上文化课,下午练习。上一年级的孩子,平时都是放学后练、周末练,并不耽误学习。“我们这里练的都是基础,锻炼上下肢、腰部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李老师说,在体操方面有天赋的孩子,练两三年就能凸现出来,就会被挑选进大城市的体操队,带薪训练。也有的孩子会选择游泳等其他运动项目。如果两三年练不出来,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就正常入学,之前的练习权当锻炼身体了。
每年输送十几名体操苗子
今年55岁的张永刚是市体校资深的体操老师。毕业于武汉体院的张永刚,在襄阳带体操课已经有20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里张永刚可谓桃李满天下,已经为全国各地的体操队输送了很多苗子。
张老师说,每年都有10多个孩子会被来自武汉、上海、广州等地的体操队选中,然后走上了专业体操路,能坚持下来的家长都了一跟着孩子一起到外地生活。张老师说,就全国来讲,襄阳籍的体操学员总体成绩都还不错。原国家队的黄秋爽,5岁就跟着张老师学习,7岁半被武汉体院体操队选中,继而走上了专业道路。
“每年都会十几个新学员加入进来,填补离开学员的空缺。”张永刚说,2008年、2009年是市体校体操学员最多的两年,有八九十人,但现在,受场地和师资条件的限制,每年基本上都控制在60人以内。“ 每年暑期我们都会举办体操夏令营,有很多孩子报名参加,我们就从中选能身体条件好,招收进来。“来报名学体操的家长,大多都是熟人或亲戚推荐来的,但不是所有报名的我们都收,我们要看身体条件。”张老师给记者出示了一张学员登记表格,上面有身高、体重、上下肢长度、足弓比例等记录。“除此我们还要测试肌肉的爆发力等。”张老师说,一般10个中有一个被选中就不错了。目前,在这60个孩子中,市区的占了多半,也有县里的。
在采访中,老师们表示,现在很多孩子还在排队等着进来,只是限于场地、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将这项运动普及。“张老师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从小就在体操对长大,和孩子们一起训练,虽然没有走专业道路,但孩子们锻炼了一个好的身体,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有精力充沛。”李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