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晚报通讯员陈德道 全媒体记者童光辉 周宁
去年盛夏,保康举办的一次群众文化活动,至今鲜活在大家的记忆中。保康县文化馆馆长罗琼从始到终担任活动评委,她介绍,前后举办十多场次,吸引有300多支队伍、2000余人参赛,是群众啧啧称赞的文化名片。
保康深入推进文化小康建设中,“绵柔尖庄,舞动保康”的发起人——保康隆泉酒业总经理丁家全,再度举起酒杯,面向社会,面向农村,让美酒与文化深度融合,激情碰撞,为群众文化活动增光添彩。
与酒结缘,开创事业
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酒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耀眼夺目,留下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佳话。古人饮酒要行酒令,或借酒吟诗作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也映射出酒与文化如影随形,难舍难分。不仅与酒有关的文化故事吸引着丁家全,酒在百姓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给他带来影响。
“一直以来,白酒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特殊的地位,无论是婚丧嫁娶,年节喜庆、迎宾宴友等都离不开白酒。”丁家全在保康县寺坪镇皮家坡村生活长大,他说,父亲曾经担任过村干部,母亲热情好客,家中经常款待客人。看着大人们相互敬酒,恭敬客气,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样子,丁家全也有一种陶醉感。
农村里经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矛盾。刘某与曾某同是丁家全的邻居,曾经因为菜园地界问题发生口角,好邻居翻了脸,村干部多次调解却效果不佳。过年杀猪时,丁家全的父亲故意请他们帮忙,然后扯到一张桌上喝酒,觥筹交错间,大家把话说开了,相互一杯泯恩仇,由此解开心结,重归于好。
书中的故事和身边的例子,让丁家全感受到酒的神奇力量,从此对酒备生好感,并心中悄悄与酒结缘,立志长大后办一个酒厂,在美酒飘香的氛围中放飞人生的理想。
然而人生蹉跎,丁家全一直未能如愿。直到2003年,某单位食堂对外发包,丁家全欣然接手,从此开始近距离接触酒水生意。在经营食堂时,他敏锐感觉到白酒行业具有一定的商业机会,就着手调查市场行情,遴选白酒品牌。2012年5月,他将眼光投向了五粮液酒。
当时,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战略核心品牌——绵柔尖庄,具有窖香浓郁、绵甜醇和、入口爽净、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其高品质、低价位的优势决定了绵柔尖庄是老百姓喝得起的五粮液。锁定目标后,丁家全毅然退出承包食堂,注册成立“保康县隆泉酒业公司”,正式进军白酒行业,成为绵柔尖庄保康独家代理经销商。
携酒共舞,传播文化
任何行业都有其中的奥秘。其实,丁家全涉足白酒行业不久,酒类市场开始进入消费结构的调整时期。可以说,酒水销售的黄金期正在成为“过去式”。
“如果按照传统模式,仅仅是依靠人脉关系去卖酒,肯定走不了多久,也走不出多远。”几年经营下来,丁家全虽然掘得了第一桶金,但也深感压力。独具慧心的他意识到,在大家追求生活品质、注重舌尖安全的新常态下,白酒经销必须依靠品牌质量立足;绵柔尖庄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喝过的人都说好,但怎样才能推广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喝,让更多的人说好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每天晚饭后,丁家全习惯沿着县城清溪河堤散步。一次,河堤上热闹跳舞的人群触发了他的灵感:“当下保康在全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很多,为什么不借助文化活动唱响品牌?”
此后,丁家全便留意与文化人交朋友,打交道,并通过捐赠、赞助等形式跻身社会文化活动。一段时间后,“绵柔尖庄,装满幸福”“绵柔尖庄——咱老百姓喝得起的五粮液”等宣传广告标语随处可见,深入人心。
2016年,保康县电视台准备举办一场电视舞蹈大赛,寻找合作伙伴。双方一拍即合,丁家全以“五粮液绵柔尖庄”的名义,拿下了这次舞蹈大赛的独家冠名权。
绵柔尖庄,舞动保康!
这是响亮的口号,更是激情的创意。当年6月9日,首届“舞动保康”电视舞蹈大赛在县人民广场拉开序幕。由于整个活动现场直播,形式新、看点多,群众参与性强,百姓喜闻乐见,立即被社会各界关注和叫好。为充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活动走向乡镇、覆盖城乡,前后举办十余场次,吸引300多支队伍,2000余人参加。歌唱新时代,舞出盛世来。远在南方打工的马良青年宋永袭,自费5000多元回家参赛,最终以自编自演的《稻草人之恋》,夺得成人组冠军。之后崭露头角,现在深圳、钟山等地经常受邀参加活动,成为舞蹈新秀。
活动的进程中,有人却指责丁家全犯糊涂,为群众文化活动“烧钱”,不值得。丁家全说:“发展文化事业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企业积极参与和支持,是担当社会责任、切实回报乡亲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品牌形象、赢得大众认可的应有举措。”实践证明,文化的魅力势不可挡,“绵柔尖庄,舞动保康”,人们牢牢记住了这句话,桌桌摆上了绵柔尖庄,杯杯斟满了绵柔尖庄。
之后,丁家全再度发力,“绵柔尖庄,九九重阳”“欢乐迎新春,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接连不断,“送文化”进村、进学校、进福利院,仅今年就与相关单位携手,先后在陈家河、金盘洞等5个村举办“送戏下乡”活动,用美酒佳话相约群众文化,珠联璧合,演绎风采。
送酒下乡,为民服务
中央八项规定后,人情风、吃喝风得到有效遏制,山城保康同样如此。用一般的商业眼光看,酒水营销势必进入“死胡同”,很多过去完全依赖人脉关系而生存的经销商纷纷退出舞台。
“常喝绵柔尖庄,生活才算小康”。这时,绵柔尖庄已经占有了农村的广阔市场,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农村红白喜事时摆宴席待客人的优良传统仍在沿袭,即使提倡节约也还有销售空间。经常进村入户的丁家全发现,由于多种原因,农村操办“宴席”不容易,方方面面请人帮忙,事无巨细都要操心,既要热闹体面还要注重节约。“做销售就是做服务”,丁家全又一次绽放出智慧的火花:能不能把销售重点转移到“为民服务”上来?
经过认真思考和精心谋划,丁家全的销售队伍及时转型,还网络了一大批当地有声望的的能人。村里某家遇有红白喜事,一个电话过来,热闹喜庆的彩门、帐篷,东借西凑的桌椅、餐具,取舍不定的酒水、菜肴等都能及时送上门来,硬件设施包安包拆,酒水菜肴丰俭由己,一条龙服务,全方位满足,极大地方便了山村群众。这种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服务模式很快普及开来,很多乡村主动与他对接加盟,目前已建成投用80多个服务点。近年来,不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时,还诚挚邀请丁家全兼任名誉会长。
后坪镇后坪村的杨成生负责着一个服务点,他说:“过去谁家过事儿,好多人帮忙张罗,又花钱又操心,现在一个电话打给丁总,基本全部就能搞定。酒水供应上,他总是提醒不要铺张浪费,真正为主人家着想!”
在为民服务中,丁家全还经常三壶油、两瓶酒、一袋米的帮扶贫困百姓,资助困难学生。逢年过节,经常组织员工到乡镇福利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送礼品、献爱心。他说,孝老爱亲是传统美德,也是民间文化的核心内容,不能丢了和忘了,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隆泉酒业公司现有员工全部是下岗职工。每年暑假,还热情吸纳大学生实习,提供锻炼机会,给予应有报酬,帮助健康成长。多年来,累计为20多名实习大学生发放补贴十余万元。
年近六旬的王良华,从某单位下岗后到隆泉酒业公司当了一名销售员,生活步步向好,朋友越交越多。他与丁家全的交往之情溢于言表:“丁总是个诚实守信、耿直大度的人,他做事实在,为人坦诚,跟着他干,心里很踏实!”
春节时,丁家全总是习惯性地到各地营销网点转一转,联络感情。今年,他发现一些合作伙伴注重学习,订阅有报刊杂志,而还有一部分人啥都没有。就悄悄记在心里,回来后立即自掏腰包征订了50份《襄阳晚报》,免费赠送给合作伙伴。
“那天,邮递员突然开始送报纸来,我很惊讶。”店垭镇格栏坪村农家乐老板徐家寿说。他平时代销绵柔尖庄,后来才知道,这报纸是丁总赠阅的。从此,每天读报成了他的“必修课”。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我们坚信,在丁家全的妙手运作下,美酒与文化必将激情穿越,华丽碰撞,奏响财富智慧新乐章,“开坛香万里,香醇九州扬”的五粮液战略核心品牌——绵柔尖庄,也必将永远飘香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生活有多久,就能香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