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庐剧院(资料图片)

古隆中秋色郭伏才摄

黄家湾(资料图片)
见习记者和浩浩龚良杰
时光如斯,岁月如流,回顾2017,襄阳旅游成绩斐然,离不开每一个旅游人的不懈努力。
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岁末年初,本报记者分别走访古隆中景区、唐城景区、黄家湾景区,与三大景区负责人面对面对话——回溯2017年取得的成绩和展望2018年景区愿景,透过个体谋全局,分析现象谈发展,共同谋划2018年襄阳旅游的大事件,在2018年的新征程中砥砺前行,再创襄阳旅游辉煌成绩。
在襄阳古城西面,绵延起伏的山岭间,忽有一山“隆然中起”,林泉幽邃,蔚然深秀,这地方便是古隆中,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作为襄阳龙头景区,古隆中正在进行华丽蝶变。在2017年10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古隆中景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5A级景区创建也顺利通过省级初评。
谈及“双创”工作的“秘诀”,隆中文化园公司总经理顾浩介绍道:“双创工作的顺利推进,首先受益于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景区现场办公,保证了双创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要感谢相关部门和鄂旅投公司的大力支持,襄阳市直各部门每个月召开一次推进会,来解决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现在市区火车站等窗口区域和市区主要道路沿线,都有明显的标识标牌,大大改善了景区争创5A的氛围。鄂旅投公司近五年来投入近十亿元,也使隆中景区的5A创建工作得到了有力的保障。隆中景区内部则是双创工作一并推进,落实到人,挂进度表工作。”
“在2017年,隆中在硬件方面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了提档升级。”顾浩说,现在25平方公里的“大隆中”里,核心景区已突破了2平方公里。通过对核心景区做“减法”,把与三国文化无关的项目清理出去,还原历史上隆中的清幽环境。
在核心景区之外,包括内陆省份最大的一个游客中心、毗邻核心景区的隆中植物园、千年古刹广德寺和大型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的上演地草庐剧场在内的四大功能片区之间通过全新的旅游交通车进行连接。这几个片区的建设和改造,使得游客游览时间从一小时提升到四小时以上,隆中景区也能够接待更多的游客。
不仅仅是基础设施,隆中景区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也实现了更新升级。作为湖北省智慧景区的试点单位之一,景区已建设了“三个平台,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就是能够看到整个景区的运行状况指挥中心。“三个平台”,首先是在游客服务中心可以遥控指挥景区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系统的景区管理平台;其次是智慧服务平台,既实现了景区内无线WiFi和摄像头的全覆盖,也让在互联网上购票的游客,可以刷身份证和手机入园,最有特色的还是隆中在全国旅游景区中率先推出的智慧伴游系统“小诸葛”,游客们有任何需要解答的问题都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小诸葛”进行实时对话;最后是大数据分析平台,游客从哪个方向来,在景区产生了哪些消费,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为景区运营和下一步的投资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顾浩表示,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2017年隆中景区也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完善景区内的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舒适度,现在隆中景区内的大多数片区都有了足够的游客休息座椅、游客休息厅和旅游厕所。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未来隆中将继续加大投入,包括加大特色演出的频率以及增加攀岩、滑索等趣味性体验项目,即将推出VR体验馆和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新式体验项目。
“旅游业是服务型行业,服务是景区的立身之本,5A创建最核心的还是提升服务标准,往人性化服务方向发展。”对于隆中景区一直坚持在做的服务提升工作,顾浩说:“我们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使争取到了5A级景区的授牌,5A创建工作也不会结束。‘5A创建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在隆中体验到舒心满意的游玩环境。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不让游客在隆中受委屈’,这也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在谈到未来的工作计划时,顾浩表示:“我们制定了自己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争取成功创建5A级景区,2018年争取能够得到国家旅游局的授牌。第二步则是进一步扩大隆中景区的影响力,争做襄阳旅游的排头兵。加强‘三国文化’系列演出以及情景剧、微电影等文创产品的研发,吸引更多对三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地游客来参观游览。然后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围绕各大旅游要素,加强与其他景区以及产业链条上相关行业的合作。最后一步是加大投资力度,做‘大跨界’。作为湖北省国资委下辖的大型国企,鄂旅投公司计划未来投资一百亿重点打造隆中景区,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参与到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隆中新区建设等重大事项当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