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提质,构建长效新机制
——赴宿迁学习考察“创文”工作经验启示之二
全媒体记者 王雨婷 杨潇
从创建的一名“新兵”到全省、全国的“排头兵”,江苏省宿迁市以年度测评全国第一、三年综合成绩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创造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史上跨越赶超的奇迹。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创造了这一传奇?宿迁市三年“创文”勇夺桂冠的同时催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考察团一行却真切感受到:以惠民提质为本,构建“创文”长效机制,是推动宿迁市“创文”一举成功的坚强引导力。

宿迁某路口为非机动车搭建的遮阳棚,等候红灯时不怕日晒雨淋。
“四力”汇聚,殊荣实至名归
一路走来,当考察团一行为宿迁市的交通文明程度之高而感慨时,宿迁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夏建设的阐述道出了奇迹背后的力量所在:“来之不易的殊荣,蕴含着新思想、新理念的引领与实践,凝结着党委、政府的决策与决心,满载着广大群众的付出与奉献,浸润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血与汗水。”

文明交通进校园,宿迁市实验小学内的微缩道路标线。
党员冲在前,干部做在先。全市各级干部心系创建大局,步调统一,指挥有力。宿迁市广大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与执著坚守,他们用心血与汗水汇聚成推动宿迁市“创文”成功的扎实战斗力。
从市“四大家”领导到基层一线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抓“创文”,群策群力攻难关——市、区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直接挂钩基层社区、具体项目。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忠于职守,广大基层干部职工奋战在创建第一线。

在宿迁各个小区、街头和公交站台,都能看到分类垃圾箱。
市创文办工作人员先后组织策划重要会议、重大活动近百场,累计申报材料9000余份800余万字,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年网上申报得满分的城市。市、区两级常态化开展创建督导,累计交办解决各类问题12.98万个,展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宝贵精神。
在各级干部的示范引领和宣传带动下,广大市民对“创文”工作给予高度理解、支持和配合,自觉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事做起,积极争做文明市民,大力弘扬文明新风。59万余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活动5.41万次,构成了文明城市一道道亮丽风景。

宿迁市水务局单位庭院“拆墙透绿”开放式改造。
三年“创文”, 催生“六大提升”
“三年‘创文’带来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内涵功能、群众幸福指数、知名度美誉度、市民文明素养和干部精神风貌的提升上。”宿迁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将“创文”工作带来的变化总结成了六个方面。伴随着这“六大提升”,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城市创建呈现出互动并进、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

随处可见的宿迁文明20条
“创文”带来的最大变化,无疑体现在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上。记者从宿迁市文明办了解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创文”三年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城镇化率提高5.1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跑赢GDP增速。
一项一项推进,一点一点改善。如今的宿迁,用当地群众的话说:既拥有了中小城市的舒适度,也具备了大城市的功能性,变化蕴含在城市内涵功能的提升上。

宿迁市马陵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主体工程,臭水沟变成了花园景观带。
宿迁市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完善城市功能结合起来,每年排定100余项文明创建办实事项目: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达99.8%,年均举办1200场以上文化惠民活动;新建、改建90个城市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对41个单位庭院进行“拆墙透绿”开放式改造;实现雨污分流面积130平方公里,建成全省第三、苏北首个全光网城市。
宿迁市先后改造老旧小区293个、背街小巷191条,新建、改建港湾式公交站台420个,新增新能源公交车412辆,新建改造停车场24个、标准化菜场17个、特色餐饮街区6个,完善提升66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11座公厕入选2016年全国“最美公厕”。马陵河整治、耿车片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整治等一批群众关注关切的民生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

宿迁市第三代公厕公厕变身便民服务综合体
凝心聚力,“创文”没有局外人
红绿灯前主动礼让,服务窗口前井然有序,公共场所轻声细语的文明交谈……考察过程中,大家明显感受到——《宿迁文明20条》已经成为宿迁市最深刻的文明印记。而在和随机选取的市民交流过程中,更是深刻感受到了宿迁人的自觉、自豪和自信。
“创文”路上,宿迁市将创建的着力点放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把“创文”的过程变成让人民满意的过程。“以人为本、惠民利民”方略落实得如何,数据是最好的佐证。在连续三年的问卷测评中,宿迁市市民对“创文”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处于全国领先。宿迁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强力推进幸福家园、“五整治五提升”等系列工程,积极搭建“政民互动”“宿迁12345”“鼎鼎有民”等问政平台,深入开展巡访、家访、民生面对面等活动,帮助解决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宿迁街头的公交站台
文明城市创建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实践者。为了落实好“凝聚民心、全民参与”方略,宿迁市注重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市、区两级共策划组织各类创建宣传和群众参与性活动1.75万场,发放各类创建宣传资料330余万份。策划组织了“文明一座城,幸福千万家”“为文明点赞”“创文明,爱宿迁”等十大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系列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工作格局。

文明交通进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