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风景成就好“钱景”

2018-07-10 09:00:06 来源:

全媒体记者朱孔舒

“去年,有近三万人通过水路和陆路来大谷峪村游玩,将来会有更多的游客来这里。”近日,记者在大谷峪村采访时,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扶贫工作队员沈景莹自豪地对记者说。

大谷峪村地处谷城县南河镇最南端,位于南河小三峡景区上游、五龙山群峰脚下,东邻龙滩村,西接东坪村,南接赵湾乡,北靠南河水库。

2014年底,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扶贫工作队的沈景莹、王团国、岳明娟、马双义走进大谷峪村,开展驻点扶贫工作。大谷峪村耕地不足四百亩,除去外出打工、上学的人员外,村里只有不到60位村民,有劳动能力的只有20人。经过摸查,扶贫工作队员发现大谷峪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不如以旅游扶贫的方式,把这里的风景展现给更多的人看。”沈景莹等四人知道通过旅游开发来振兴大谷峪村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但他们并没有退却。

为了做好旅游开发,他们用一周的时间走访了咸宁市崇阳县和广水市武胜关桃源村、十堰市茶店镇樱桃沟村、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并邀请中国乡建院李昌平团队到大谷峪村进行初步规划。

决定了方向,扶贫工作队员开始跟随当地向导在大山中寻找风景,经常是早晨七点半出发,晚上九点半回来。2015年,沈景莹邀请驴友前来大谷峪村游玩。随着驴友间的口口相传,更多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来此探险,在大谷峪村周围的群山中踩出了18条共400余公里的徒步穿越原生态路线。他们还为沿途的风景拍照、绘制地图、编写游玩攻略。野猪岭、白瀑潭、娘娘脚瀑布……扶贫工作队员一一为景点命名,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他们还鼓励村民用布条和龙须草编制草鞋,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售卖。村民们得到甜头后,也积极参与其中。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专业团队,让旅游产业为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这是扶贫工作队的理想,但资金问题是个难点。对此,扶贫工作队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如今该村已得到近百万元的社会资金支持。“社会力量的支持,让我们既惊喜,又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将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旅游扶贫事业上,让村民们早日脱贫奔小康。”沈景莹说。

编辑:陈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