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风情歌舞诗画《荆山楚源》(资料图片)
□湖北唯楚集团公司董事长梁清泉
文化是旅游之魂,保康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丰富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年来,荆山楚源公司抓住楚文化这条主线,不断尝试文化与旅游的交融,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该公司通过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重塑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吸引力。
为了开发有特色、个性化的文化,该公司对早期楚文化进行整理、挖掘,并确立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的方向:一是体现文化与生态的有机结合;二是体现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三是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统一。
该公司强化文化旅游的主体地位,精心打造的以早期楚文化为背景的大型风情歌舞诗画《荆山楚源》,面世后引起轰动,在武汉洪山礼堂成功演出后,又应邀前往上海世博会演出,并在央视展播,最终荣膺“群星奖”。2016年,以楚文化元素为亮点的大型民俗音画《荆山歌谣》隆重推出,在省内外引起轰动。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赖以发展的土壤和根基,也是旅游业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为了继承、繁荣楚文化,该公司依托五道峡景区,投资建设“保康楚源演艺中心”,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是将流行于保康民间、曲调明快、欢乐喜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苞茅酒》《种庄稼》进行发掘、整理,充分展示它们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的艺术魅力。尝试引入保康民间艺术,推出荆山阳锣鼓《薅草山歌》、荆山花灯《凤舞荆山》等剧目在五道峡景区实景演出,将具有荆山地域特色的文化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结合,融入旅游观光项目,将文化的魅力转换成旅游产业的优势。
二是组成景区文艺团队,在挖掘荆楚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景区自然风光,自编自演以《鼓盆歌》《稼穑》《逛五道峡》《七月火把节》《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爱五道峡》等为代表的文艺节目,以歌伴舞、舞蹈、快板等形式,把历史与现实精彩地演绎出来,折射出地域的历史文化及景区自然风貌的亮点,让人有回归自然、穿越时空的感觉。
三是在节假日将这些节目搬上舞台或篝火晚会,给游客提供文化的大餐、视觉的盛宴、精神的享受。这样不仅使游客对景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拉近了景区与游客的距离,增进了游客与景区的感情,起到了宣传和推介作用,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
自然风光是旅游的形,文化艺术是旅游的神,形神兼备才能焕发生命力。目前,经过精心打造,“楚源地”成为了五道峡景区的经典文化品牌,已经跨越巍巍荆山,传遍大江南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旅游,追寻“和氏璧”文化的底蕴,感受独具荆山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旅游业本身就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既“活化”了历史,又丰富了旅游,将不断催生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激发文化旅游新活力,拉动景区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文化旅游竞争力。
(襄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