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8月14日,我市又获得一块分量极重的金字招牌——长渠(白起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地,在我市更是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在微信朋友圈里,在人们的言谈间,都是满满的自豪感——在我们襄阳,也有了世界遗产。
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不仅要求工程历史悠久、效益显著,而且要求工程技术先进、文化内涵丰富;工作内容不仅涉及水利、农业,而且涉及文化、考古等多方面专业。长渠(白起渠)申遗成功,充分说明了我市在挖掘、保护、利用水利工程灌溉遗产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长渠(白起渠)申遗成功,是我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见证,也打破了我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零的记录。目前,全国仅有17处水利工程获此殊荣,这是足以令我们自豪的。
自豪之余,我们应该怎样擦亮这块金字招牌呢?
保护好长渠(白起渠)应当摆在首位。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挖掘长渠(白起渠)深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总结其工程技术方面的特色,进一步发挥其农业灌溉效益、景观效益和科普效益,科学规划、高点起步、精心打造,在开发利用长渠(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价值上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长渠(白起渠)申遗成功,必将助推文化兴市,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城市自豪感;必将助推产业兴市,有力地促进我市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旅游的品牌价值和文化深度,使襄阳产品增添历史内涵;必将助推开放兴市,有力地提高我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襄阳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是中华腹地山水名城。在新的荣誉面前,我们应切实做好长渠(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文化瑰宝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传承水历史、弘扬水文化,为加快“一极两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