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来自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会员单位的媒体代表100余人开始了在襄阳的采访调研。当天下午,在参加完中国城市新闻网盟文旅协作体成立仪式后,媒体代表们进入古隆中风景区,听工作人员讲解三国故事,了解诸葛亮的传奇人生。

10月24日,出席2018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总编辑联席会的代表到古隆中风景区采访调研。全媒体记者丁涛李旭晖摄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是《三国演义》中对隆中的描述。隆中是诸葛亮“躬耕陇亩”的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之地,更是《隆中对》的诞生之地,世人谓之“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诸葛亮离开隆中后,他住的竹篱草庐依旧保存了下来,并为后人所珍视,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常寻之地。西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曾屡次向臣下询问有关诸葛亮的事迹;西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到隆中凭吊诸葛故宅,并命参军李兴作《祭诸葛丞相文》,成为隆中第一篇纪念诸葛亮的碑记;东晋升平五年,史学家习凿齿来到隆中,并作《诸葛武侯故宅铭》;宋代的曾巩、王安石、苏轼等名人都到过隆中,留下了他们对诸葛亮的赞颂……
历经1800多年的岁月洗礼,隆中依然风采盎然,为襄阳这座古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风景区——古隆中景区。

10月24日,出席2018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总编辑联席会的代表到古隆中风景区采访调研。全媒体记者丁涛李旭晖摄
走进古隆中景区,便仿佛穿越到三国时期的那片卧龙岗。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躬耕田,诸葛亮岳父黄承彦骑驴走过的小桥——小虹桥,诸葛亮躬耕时的灌溉水源——老龙洞及生活水源——六角井等古迹依然保存完好。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三顾堂、武侯祠、三义殿、草庐亭、抱膝亭、野云庵等建筑也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10月24日,出席2018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总编辑联席会的代表到古隆中风景区采访调研。全媒体记者丁涛李旭晖摄
“以前只在书本上看过《隆中对》,今天来到古隆中风景区,感受到襄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今后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在文化旅游方面多做文章,借助今天刚刚成立的‘文旅协作体’多开发文旅项目,让更多人了解襄阳、品味襄阳。”广西新闻网副总编辑杨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