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襄阳城点亮,送别金庸!

2018-10-30 23:48:00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婷 李兴会 肖雨蒙 杨明阳 刘明 见习记者金成岑)2018年10月30日,一个江湖远去的日子,一代侠客、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离开了世间,带走了一个属于武侠的时代。

查良镛(笔名:金庸)去世,享年94岁。查良镛生于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宁人。其经典著作“射雕三部曲”中260多次提到襄阳,用大量笔墨描写了襄阳城、襄阳保卫战,其中的男、女主角郭靖和黄蓉坚守襄阳十余载,最终喋血襄阳城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

金庸先生生前曾这样评价襄阳:“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

然而,最爱用笔墨装点襄阳的先生一生却未曾到过襄阳,在著名的“金庸100问”中,先生也袒露了自己心中的一个遗憾,亲口说道:“我本来还想去郭襄的出生地襄阳……”

襄阳城是金庸先生笔下无数次峰回路转的侠士之地,各路人马纷争不断的古战场,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金庸的经典武侠小说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襄阳城与老先生在跌宕起伏的武侠世界里结下了深深地缘分,2015年10月,我市曾在现代舞版的《射雕英雄传》基础上,由香港舞剧团、湖北省演艺集团和襄阳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联合打造2015新版大型武侠剧舞剧《射雕英雄传》。该剧突出和彰显“襄阳城”、“襄阳保卫战”等襄阳元素,一度成为宣传襄阳“一城两文化”的新名片。

2018年10月30日19:28分,时间定格,金庸先生与世长辞。晚上九点起,得知消息的襄阳金庸迷们,陆续自发来到襄阳古城墙上,燃起上千只烛火为金庸先生祈福送行,以此悼念这位平生未到襄阳,却最爱用笔墨描写襄阳的侠士文豪。

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阳,自古就有着“铁打的襄阳”之称。这个夜晚,人们沿着襄阳城古老的街道,缓步走上古城楼,用手指滑过微凉的城砖,现实、历史和文学交错出金戈铁马的武侠世界,人们在这里相聚、悼念。参与本次活动的70后“金迷”“耳朵妈”说,“我们携带一支白烛,相聚在襄阳城墙上,希望能够照亮老先生心中这座魂牵梦绕的英雄城。”

“先生的小说尤其是‘射雕三部曲’是青春年少最好的陪伴之一!”80后“金迷”“崔楠”对记者表示:“纪念金庸先生,更是对自己青春岁月的纪念和回味。”

“在金庸先生的心中,襄阳一定不只是兵家必争之地,更增添了一股侠义之风,各路侠士在这里汇聚,郭靖黄蓉在这里拼死守护,成全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手持白色蜡烛的90后“金迷”“金小汐”说,“站在襄阳古城墙之上,我们送别的不只是老先生,更是一位大侠,一个时代,一场江湖。”

“最爱金庸先生的武侠故事,他笔下的襄阳城传奇又充满了侠义之气。”90后“金迷”“嘎嘣脆”说,“可惜所有故事再也不会有续集。”

据了解,当晚自发前来纪念的襄阳金庸迷多达上百人,大家默默沿城墙点起一根根蜡烛,在夜色中默默祈祷,交谈当年畅读金庸小说时的趣事逸闻。

持续近一个小时纪念活动结束后,网友们将未燃尽的白烛收捡完毕,结伴离开现场。“金庸先生仙逝,也代表老一辈武侠爱好者心中的那个江湖的落幕。”60后“金迷”“助手”说,“希望老先生能在这满城烛光中到达生前未至的梦中之城。”

大侠,走好

江湖,再见

链接:查良镛(笔名:金庸)去世,享年94岁。查良镛生于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宁人。查良镛于1940年代后期移居香港,其后以笔名“金庸”著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其作品更屡被翻拍电影。

代表作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等。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金庸最顶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金庸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编辑:陈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