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谱写襄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8-12-03 08:39:00 来源:襄阳日报

砥砺奋进 谱写襄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论在全市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汉江网评论员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从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建设青年人才公寓、大力推进人才“双创”平台和超市建设,到开展“我选湖北·智汇襄阳”计划、命名首届“隆中名匠”“隆中工匠”……一直以来,我市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助推襄阳高质量发展。

巧念“人才经”,下活“人才棋”,襄阳活力十足。追日电气公司刘正新博士研发的智能充放电装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逾16亿元;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研究生科研平台已进驻博士及硕士10人,率先培养出了软骨细胞,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救治一名高位截瘫患者;湖北省骨干教师、保康县熊绎中学教师张晓波,是保康县首个以教师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先后培养出2名省特级教师、1名隆中名师、多名县名师……广大知识分子为推进襄阳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动能。

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当前,襄阳正处于动能转换、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全面提升“一极两中心”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襄阳离不开工程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教育、医疗、宣传文化等各行业、各领域知识分子的团结奋斗,迫切需要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勇于创新、砥砺奋进、勇攀高峰,谱写襄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政策吸引人才,以服务留住人才,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怎样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更要注重服务的精准化,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根据人才创业的不同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好“后勤部长”;在加强物质激励的同时,加强精神激励,完善人才激励方式,加大人才表彰奖励力度,提升他们的成就感、获得感、自豪感;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摒弃对人才“要成绩、见效益”的急功近利观念,多些宽容、多些耐心、多些陪伴,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使其具有归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扎根襄阳作贡献。

加强人才驱动,加快科技创新,实现“强支撑”与“加速度”的有机统一,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纵观全国,各地争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抢占未来发展先机。襄阳要实现新一轮创新发展、领先发展,必须引进一批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培养储备一批行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发挥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让“人才引擎”释放澎湃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和产业升级,鼓励广大知识分子敢于“扛大旗”“挑大梁”,坚持将自主创新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不断增强新动力、拓宽新空间、培育新优势。

突出岗位践行,发挥典型带动,实现“显身手”与“赶先进”的有机统一,构筑高质量发展磁场。襄阳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拦路虎”,我们在鼓励广大知识分子立足岗位苦干实干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围绕统筹推动襄阳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工程、打赢“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到基层一线去建功立业,开展智力和人才帮扶,助推发展。深入挖掘选树一批在各领域积极发挥优势、贡献智慧、实现价值的知识分子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向先进学习、向优秀看齐,自觉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强大气场,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陈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