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切中时代脉搏 感悟国学精华——试评图书《在敬畏中感悟国学》柳云峰
一本好书敬畏一个时代,一本好书感悟一个民族。
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学院名誉教授肖伟胜编著的《在敬畏中感悟国学》一书,于2018年由华夏国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切中时代脉搏,感悟国学精华,值得一读的传承国学的好书。
手捧大作,我屏声静气地展卷拜读,敬佩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肖伟胜是一位不忘初心、自强不息的退休干部,积极致力于文化艺术和承传国学,50多年编创了一千一百万多字的各类文章。现已70多岁还在仰屋著书,案台耕耘,我感慨万端,欣然提笔,将这本凝结他和夫人心血的专著推荐给大家。
该书由著名的书画艺术家、北京卫戍区原副政委陈世文将军,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书画研究会会长杨斌庆等七位国学承传艺人倾情泼墨,挥毫题词。编著者从“探讨求索”、“心灵感悟”、“书画学研”等四个层面对国学的内涵、国学的感悟和如何承传国学的理论与实践做了精辟地概述和分析,入微入里,感人至深。
首先,切中了时代脉搏。正如开篇引用习近平语录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承传弘扬国学,是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内容。2013年习近平先后到曲阜、北大、北京等地考察儒家文化并发表重要讲话,这种高规格、高层次的国学研究和探讨,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层面中是少有的,可谓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编著者肖伟胜,在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解读了当今两个文明建设中值得关注的异常现象:一是中青年特别是青年中存在的浮躁心态,二是社会上存在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见怪不怪的不良风气。并积极探讨了青少幼儿怎样学习国学的方法;如何克服浮躁心态的六种措施;如何从加强“孝文化”教育入手,百善孝为先,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气和家风。从而提高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坚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的自觉性,担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感悟了国学精华。书中很多文章都是国学承传艺人月章星句的炳蔚佳作,既有探索,又有感悟,衔华佩实,百读不厌。李世久讲的孝文化的故事,穷形尽相,给人以身临其境感悟国学,惟妙惟肖的意境美感;著名书画家李淑明诚心地赞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银质奖章获得者”、著名人民书法家王树人书学渊源、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冲淡宏远的胸襟;市杨守敬书法研究课题组执笔人刘阳,畅谈了传承弘扬中国书法要“碑帖並尊”,要品高、学富,要师古不泥,在变中创新的深刻体会;陈东林的《百孝图》走笔龙蛇,墨迹的字里行间,蕴含了“天地重孝”的普通哲理;等等。他们用人生智慧的胆识,展示智慧人生的风采;以敬畏国学的阅历,践行国学理念的情怀,给人以联想,教人以向往。
再次,适应了市场需求。新时代,新理念,新思维,新思想,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中,不论是全社会的男女老少,还是各阶层的志士仁人,都在以国学为课堂,以承传国学为己任。全国诗词竞赛的冠军雷海为,读书冠军王悦等都是从国学中走出的时代骄子。
第四,该书还有一大亮点:编著者肖伟胜在“附录”部分,将名扬中外的唐代诗人张继流传的四十八首诗歌,首次编选成《张继诗选》,並撰写了“编选感言”和《唱响张继促发展》的诗歌,为挖掘和发挥襄阳古今中外名人优势和效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文化就是一个敬畏国学、感悟国学、传承弘扬国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特色时代。我们在践行,社会在期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语)
(作者柳云峰,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书协会员、《毛泽东书风研究》月刊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