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每一个热血青年,都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崛起的使命。每一个有为青年,都是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复兴的梦想。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只有脚踏实地,鼓足干劲奋发图强,才能达成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光荣使命;只有严谨务实,铆足拼劲勇于担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伟大梦想。
一、不讲条件,但讲服从。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对党忠诚是首要要求,坚强党性是基本素养。对党忠不忠,就看执行任务是否推三堵四;党性强不强,就看落实工作是否三心二意。具体来说,组织安排的工作应该不折不扣落实,领导交办的任务应该保质保量完成。有时候,一些工作像硬骨头,硬的硌牙咬不动,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一些任务是外人田,种的再好没工分,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硬骨头也好,外人田也罢,只要是组织安排、领导交办,就是对个人的能力信任与品质考验。因此,保持奋斗精神,敢于直面挑战,以坚决服从的党性和无私无畏的勇气去迎接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即使再硬的骨头也能磨穿,再难的工作也能办好,这才是一个青年党员践行入党誓词的具体体现与生动实践。
二、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收获,必先付出。但现实中,很多年轻干部容易急功近利,犯本末倒置的错误,只见枝头硕果累,不知耕者汗满衫。机关工作,常常是琐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很多人很容易在兵来将挡、见招拆招中,磨光了锐气、耗光了斗志,一边在应付了事中得过且过,一边在自怨自艾中心生不满。其实,问题的本质还在于自己的思想懒惰、精神懈怠,解决的关键就在于鼓足冲劲、埋头苦干。努力付出的过程中,可能会头顶秃了几片,头发白了许多,但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的经验智慧就是一种财富,在经风历雨中得到的知识才干就是一种收获。
三、不谈虚名,但谈贡献。物品能被使用才是有用之物,人才能被利用才是可用之才。有用之物不为所用,相当于废物;可用之才不愿使用,相当于无才。作用大小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价值高低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得以衡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一名青年干部,适逢伟大的新时代,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只有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理念,脚踏实地做贡献,久久为功创实绩,才能不负组织培养,无愧时代重托。
四、不论得失,但论责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工作上尽忠值守,生活上难免顾此失彼。有时工作应接不暇,可能会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有时任务纷至沓来,只能与家人互道早安晚安。但工作来了,该干还是干,任务下了,该搞还是搞。因为,使命在肩,责任使然。汪国真曾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就要勇挑重任、担当作为,做到守土有责、履职尽责,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发光发热、无私奉献。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青年干部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奋发作为,甘做实践的先行者;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知重负重、砥砺前行,争当实干的排头兵,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让自身价值在为祖国建设的贡献中迸发全新力量,让青春年华在为民族复兴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作者:襄阳市档案馆 岳红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