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我参与●我快乐●我快步

2019-11-12 10:25:15 来源:

襄阳市委政法委机关党委  周斌

我所报到的社区是襄城万山社区,已参加过4次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这期间,有“三无”小区的环境整治,有规范小区的创文宣传,也有“襄马”赛事的护航引导;这期间,我吃过“闭门羹”,我听过“喝斥声”,也接受过“赞美声”;这期间,我捕捉了很多细节,梳理了很多问题,也感悟了一些道理,今天与各位分享。

“你们是党员,请到家里坐。”每次入户走访时,我都按要求佩戴了党徽。上周六的一天晚上,我和社区网格员小李在东方小区入户走访,敲开了18栋3单元5楼的一家住户,屋里的老人拉开了一道逢。“老师傅,我们是万山社区的,今天到您家是来开展创文宣传和问卷调查的”。老师傅不耐烦的说:“天黑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我连忙上前,指着我胸前的党员徽章说:“老师傅,我是社区在职党员,你看我的党员徽章。”老人家仔细地看了看,连忙推开门:“你们是党员,请到家里坐”。老人紧拉着我的手说:“创文,我们老百姓都支持,你们也很辛苦,我们都能理解”。他说,他他们厂为了创文,每栋楼都刷白了,楼梯道亮了,牛皮癣没有了,但是细节没有注意到,楼梯的扶手没有每天清扫,上了年龄的老人每天上下楼,手上都有一层尘;他还告诉我,一个月前,他和老伴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老伴因脑中风摔倒在医院门口,呼喊过往的行人,没有一个过来帮忙,他是拼上老命,费了半个小时,才将老伴扶起来,说到这,老人泪流满面:“现在襄阳在创文,好人都到哪去了。”我无言以答,安扶好老人,心情沉重地走向了下一家。我们扪心自问,如果当时我们在现场,是扶还是不扶:也许我们规避的是风险,但我们失去的却是人心。创文,我们举全市之力,不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是“民心工程”,就是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必须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群众之所以看重我的党员身份,是因为他相信党员的政治本色、他相信党员的为民情怀、他相信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做群众工作,要用群众听得懂、接地气的话。”今年创文问卷调查,增加了不少新内容需要入户宣讲。比如,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公共文化消费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等,这些词汇听起来很时尚,但很多居民群众根本听不懂。我发现了这一问题,主动请缨,换了一种宣讲方式:你们现在到菜市场买菜、社区看病、超市买东西、送小孩上学方便吗?他们一下子就听懂了:“方便,真的很方便,菜市场就在小区门口,诊所和超市也开在小区里,对面就有中学。”后来,我们每敲开一家门,都用这种宣讲形式,沟通顺畅了,距离拉近了。做群众工作,最忌讳的就是讲大道理、高谈阔论,与群众的距离拉远了,关系生疏了,工作也就被动了。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坚持群众至上,讲群众听得懂、想得通、接地气的语言,跟群众说得上话,交得上朋友,真正走进群众的心中。因为“群众在我们的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

“这顿早饭,我真得担当不起。“襄马”当天的凌晨4点30分,我按照社区要求,准时到达到指定点位。社区副主任张天菊同志见到我,第一句话就问我吃早饭没有,我说等“襄马”结束后再吃。我在自己的点位刚站了一会儿,旁边的志愿者小邱提醒我说,张主任给你买早饭去了,快去吃。我一听赶紧跑到餐厅,当时张副主任正在给我预定,我拉住她说,谢谢你,这样不合适,我真的担当不起。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她消失在夜色中。事后,我一直在琢磨,社区的同志为什么要主动给我买早饭,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让她们对我们如此尊重。也许在她们的眼中,我们从机关走进社区,从管理走向服务,和她们一道从事着一种有意义的共同工作,担负着一份有担当的共同责任,从我们的点滴言行中,让她们感受到了一种自我价值的升华。

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我提议,让我们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领下,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与到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党旗在志愿服务中飘扬,让党性在奉献提升中闪光!

编辑: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