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周斌
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县两级将省市挂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领办及整改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开展主题教育、抓好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深入基层和群众中开展调研,与镇、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对照问题清单,逐项查摆剖析,共商进一步整改意见和措施,为省市挂牌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脉问诊、把关定向。近期,笔者陪同参与了领办及整改工作,对“后进村”如何确保整改实效、尽快出列脱帽有了一些思考。
选配好支部书记是首要环节。被省市挂牌的“后进村”,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党组织建设不健全、书记在班子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发挥不够。支部书记是班子建设的主力骨,是群众致富的引路人,整改“后进村”,首当其冲就是调整原任书记,选好新书记,配齐配强班子。要从热爱农村工作、对村民群众有着深厚感情的“村官”、网格信息员、村级后备党员、退伍党员军人、致富党员能手和乡贤能人中,培养选拔担任支部书记或进入“两委”班子,发挥他们有文化、有抱负、有创劲、有激情和有担当的优势,团结支部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把班子建设好、把作用发挥好,让村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班子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
建设好党员阵地是重要保障。党员阵地是“党员之家”,是党员群众的温馨港湾。建设好党员阵地,要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条件,在深化基层减负增效的同时,将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培训、文化、娱乐、健康、平安和法治等全要素,融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整合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网格中心、道德讲堂、志愿服务中心、说事议事室、法务工作室等平台,真正实现党建引领“一体化”、便民服务“一站式”、
应用好三治融合是有效之举。强化自治基础功能,健全完善村(居)委会、民主议事会、监督理事会,全面实行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切实解决治理难点问题;强化法治保障功能,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律师进社区”制度,坚持和完善周四有约、每月法治大讲堂、律师在线服务等机制,主动引导居民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风尚;强化德治先导功能,加快建设好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站),探索建立城市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吸纳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五老”人员担任道德观察员,适时对道德事项进行评判,树立正确的道德风向标,引导村民群众崇德向善,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发展好特色产业是治本之策。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导致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引领力和战斗力弱化、各类信访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要注重从小切口入手,从广大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出发,进一步整合村级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农业,让村民群众增产增收,进一步凝聚党心人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要注重加强村庄改造和村容村貌规划,统筹规划建设资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补短板强弱项”、“两基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机结合,让“后进村”逐步变成“产业特色村”,让村级党组织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立威信、树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