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员 李青妹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襄阳市委宣传部印发了《襄阳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实施方案》,全市召开了宣讲动员会,各牵头单位也在积极组织宣讲。在宣讲、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同时,我们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也应该积极争做贯彻全会精神的“档案员”。
百度搜索“档案员”,出来的结果是:做好档案入库、归档、组卷、分类、查阅手续、保管、销毁等相关工作。为什么说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党员干部应该争做“档案员”?理由有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正如全会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其次是基于档案事业的重要性而言。因档案工作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而档案馆的职责则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再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形成、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载体,其最终归宿决定的。凡是处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事情或文件经系统整理后都应归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这些制度存在于各种载体,保存好这些载体才是真正的“为党管档”。每名党员干部都应有这种政治自觉,确保记载制度的各类档案绝对安全。
那么如何做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档案员“?
第一,增强档案意识。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的档案意识并不强。多数单位、企业、学校都是由档案室的档案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关键时候分管领导督促一下,其他科室、人员几乎没有主动归档的意识。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档案收集不全:一些重要制度、文件缺乏,导致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在利用史料资政时难以找全依据;一些民生档案缺乏,人民群众在查阅、利用档案时往往难以找全档案或找不到档案,甚至有时候对个人发展、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
第二,保存好制度存在的各种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制度体系包含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些制度体系涉及各行各业,制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收获、有曲折。比如在从严治党、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过程中,发生过很多大事、要事、典型事,他们是制度实践的印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关心、关注这些,配合档案工作者收集印证资料,如照片、纸质、光盘、实物、影像、录音等,做合格的兼职档案员,做到为党管档。
第三,对制度载体归档进行主动监督。对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制度载体或制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印证资料,但没有及时归档的,党员干部要善于留意,善于发现,善于指出,并督促其归档。各单位、学校、企业要发动所有干部职工互相监督彼此是否真正做到了档案应归尽归。对造成有价值的纸质、电子、声像等资料丢失的,启动问责机制,对挽回应归档载体的人进行奖励。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争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合格“档案员”,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