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周斌
痛心!曾经的“中国淡水鱼之王”,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珍稀物种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1月3日,这则令人痛心疾首、扼腕痛惜的消息,经国内各大网站转载后引发网友执热议。
据报道称,1月2日晚,《楚天都市报》记者联系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博士。危起伟博士介绍,2019年9月,国际组织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上海组织了专家评估,评估结果为: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extinct)。
长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分布有水生生物4000多种,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涉及到长江流域的鱼类有9种。长江白鲟是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古代淡水鱼之王,是继白鱀豚(极危)和长江鲥鱼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令人痛心的消息。这起痛心事件,再一次为长江的生命发出了警告、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治理开发的治本良方,让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18年4月24日,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时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接着,中共中央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旨在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通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长江禁捕禁渔十年,让我们感到很给力!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拯救长江生命,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长江环境形势之严峻,需要至少十年的休养生息才可能改善。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史上力度最大且前所未有的长江禁渔十年计划,堪称保护长江的“百年大计”。禁渔,拯救是不只是鱼,而是对生存环境的救赎!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既是历史使命,更是责任担当!2019年12月10日,襄阳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了襄阳城区段“禁捕禁渔十年、还生态绿色汉江”的战略决策,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的政治站位和政治姿态,彰显了全国“一盘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回应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关切和共同期盼。
襄阳积极打好汉江禁捕禁渔的主动仗,让我们感到很踏实。实施汉江禁捕禁渔,可净化汉江水质、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一举三得,此举顺乎民意民心,必将得到全市广大市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我们要从“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的这一痛心事件中,深刻汲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充分认识长江治理的极端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投入到禁捕禁渔这个“百年大计”的行动中来;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实施十年禁捕禁渔、建设生态绿色汉江的重大意义,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特别是渔民朋友们,从汉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从“从百年大计”的深度,正确认识,理性对待,顾全大局,自觉遵守禁捕禁渔的有关规定,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汉江禁捕禁渔工作;我们要持续开展保护汉江“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的热心市民自觉投入到汉江生态绿色保护的行列,真正了解汉江、热爱汉江、宣传汉江、呵护汉江;我们要保持打击整治的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打击汉江非法捕捞采砂“两非”专项行动,彻底治理汉江襄段非法捕捞采砂的乱象,形成打击“两非”违法、综合治理的整体合力。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只争朝夕,不负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生存空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水清鱼肥的生态绿色长江,重现唐代诗人王维在《汉江临眺》中所描绘的汉江美景和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