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李青妹
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刚刚闭幕的襄阳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协襄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进一步发扬了民主、集中了民智,凝聚起上下同欲、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举措,凝聚了笃定前行的共识,增强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合力,在古城襄阳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襄阳“一极两中心”建设和打造“一芯之心、两带之极、三区之柱”的机遇之年。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抓好七项重点工作、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深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两会精神是关键。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客观分析面临形势。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的复杂局面,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凝聚的磅礴力量,务实担当、攻坚克难、奋发作为,“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我市发展质效明显提升,新的动能加快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美丽襄阳魅力彰显,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学调度稳增长、优化结构促转型等七个方面成绩显著。我市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体经济仍面临较多困难,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少数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能力不足、作风不实、担当不够、效率不高,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狠抓关键领域关键要素。我们要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0年工作目标,聚焦经济稳中提质、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推动中心城市能级跃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7大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办好农村“两基”建设、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改造公厕、教育惠民、完善养老设施、改造城市“搓板路”、优化公共交通、新增停车位、新增绿地面积、治理襄水生态环境等10件民生实事。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学会“弹钢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扎扎实实地把目标任务变为生动实践。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要聚焦主责主业,认真谋划2020年工作,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做好“十四五”规划的调研编制工作。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切实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当前,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已进入整改落实“回头看”、总结阶段,但我们要认清主题教育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推动主题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省、本系统、本行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持续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克服“本领恐慌”。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理论联系实际,把工作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把全市两会精神落实到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各项工作中。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打造过硬队伍。两会精神的落实关键在人。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前提下,把握好“三个”队伍建设。一是人大代表队伍。切实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选民“代言人”的作用,开展人大代表评先评优活动,对出勤率较低的代表,私下对其进行提醒谈话,建立对人大代表的关怀机制,鼓励其深入基层、反映最真实的民声。二是政协委员队伍。鼓励政协委员紧扣中心履职尽责,坚持系统思维,找准小切口建言献策,在政治协商中体现专业精神,在民主监督中体现公正立场,与时俱进强本领,适应新形势,提高履职水平。三是干部队伍。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大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狠抓落实,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抓住重点工作任务,细化举措,落实责任,推动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选育管用”工作,填补知识空白、点亮经验盲区、补足能力短板,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加强“三个”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在全市上下营造担当实干的浓厚氛围,从而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奋斗雕琢时间,实干迎来硕果。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全市各级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怀揣更大的抱负、更高的理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负韶华,真抓实干,为襄阳争当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崛起的排头兵再谱华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