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周斌
每逢岁末年尾,都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对于机关干部而言,辛苦一年,也到了迎检结硬帐的时候了,于是乎,迎检工作就提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大会小会逢会必讲,坚持对标对表,抓好查漏补缺。主要领导抓统筹,分管领导抓协调,主要科室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一场声势浩大的迎检攻坚战旋即拉开。
说到年度考评,它是上级对下级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一次年度检阅,对照考评标准,逐条逐项地进行打分,确定被检单位的年度工作质效和等级,进行考评排名通报,并作为年度创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迎检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而被检单位为了取得一个好名次、争取一个好排位,可谓是绞尽脑汁、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当然,重视迎检工作是件好事情,我们对照考评方案和打分标准,对照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盘点本单位一年来的工作绩效,有哪些工作完成了、哪些工作正有序推进、哪些工作推进完成难度很大,工作中创新了哪些特色亮点、工作中还有哪些短板、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下步工作该如何推进、思路将如何创新、机制将如何完善等等,通过迎检,可以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确、问题更明朗、措施更得力。在目前争先创优的大环境下,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该产生的思想倾向,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把迎检当“包装”。为了追求高分数、高排位,对于应完成而没有完成的任务、正在推进尚未完成的项目,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有效开展的工作,为了保证在考评中不扣分、不失分、不丢分,采取“包装”的方式,编造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工作推进年度计划、年中督办落实通报、年底目标评在报告,企图通过看似规范、整洁、完备、原始的迎检档案资料,将虚无飘渺的工作“空白”,变成有据可查的工作绩效。迎检决不是“精美包装”,更不是“遮丑蒙羞”,它是对本单位、本岗位年度工作的客观评价和真实反映,严肃认真地对待迎检工作,体现的是一种政治姿态、政治品格和政治规矩。而把迎检当“包装”,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是典型的粉饰太平、欺上瞒下,这种思想必须坚决防止。
说到“查漏补缺”,就是在对年度工作开展全面梳理和回顾时,要进一步查找漏洞、填补空缺、补齐短板、健全机制、明确思路、促进工作。在迎检的筹备中,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变味的“查漏补缺”,对查找的工作漏洞,不是通过采取措施去整改,而是用“丰厚”的台账来填补;对发现的工作空缺,不是通过建立机制去完善,而是用“翔实”的报告去弥补;对暴露的工作短板,不是通过自我革命去破解,而是用“漂亮”的语言去搪塞,力求通过所谓的“查漏补缺”,将本该扣分失分的弱项和短板,摇身变成了特色品牌,甚至是加分、奖分的优势项目。其实,年度工作,大家都是参与者,对本单位的考评位次,都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如果擅长于这样一种形式的“查漏补缺”,并且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岂不怡笑大方、瞒天过海!
说实话,机关干部辛苦了一年,都想对本岗位、对本单位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也为来年谋划推进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的一种体现。发现了漏洞、产生了困难、出现了短板,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缺乏填补空缺、战胜困难、补齐短板、直面现实的勇气、信心和决心。
我们都是奔跑者,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以只争朝夕和不负韶华的战斗姿态,严肃认真地对待迎检工作,考出一个真实的我来,考出新的一年的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