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星”空追寻心中那颗“最亮星”

2020-01-13 09:44:12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周斌

近日,《学习强国》刊发了央视客户端《时政新闻眼》的“我们该追怎样的星?习近平这样示范”的文章,以“最高的奖、最亮的星”的压题图片,报道了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曾庆存两位院士颁发奖章、证书的新闻。

黄旭华院士从“全国道德模范”、到“共和国勋章”、再到“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每次都是习近平主席亲自颁授,三项无上荣誉,三次亲切握手,诠释了最高领导人对国之栋梁的深深敬意!这也习近平主席对我们应该追怎样的星,所作出的一个示范和方向引领!

我们处在一个英雄辈出、“星”光璀璨的新时代,身边的英雄、模范、好人、精英“星”光闪烁、催人奋进。曾几何时,特别是年轻人对娱乐明星、影视明星、国外明星、草根明星的另一种“追星”却充斥盛行,他们在盲目的追逐中,以好奇探寻这些“星”们的日常起居、生活习惯、婚姻家庭和行为举止这种私生活为追求、为快乐。其实这是一种庸俗低俗的追星方式,是典型的低级趣味,与我们大力倡导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守初心担使命倡导践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导向,格格不入。这种“追星”必须理性引导、坚决制止!

要追理想信念坚定、终生献身祖国的“科技报国星”。国家的分量,在一个人心中到底有多重,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深藏功名三十载、年过九旬仍不甘退休,将终生献给祖国,国家在黄老心中的分量,初心如磐,有如泰山之重。“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黄老自画像,道出了他献身潜艇事业、终身科技报国的崇高理念信念和正确价值追求,这就是我们需要追逐的那颗“最亮的星”。坚定理念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要时刻保持家国情怀,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让理想信念在追梦中、在奋斗中升华。

要追坚守初心不改、永葆英雄本色的“忠诚为民星”。“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和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95岁老英雄张富清作出的重要批示。张富清深藏功名六十载,没有一刻躺在功劳簿上,没有一刻计较个人得失,老英雄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强烈地感到了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千钧分量,这就是我们需要追逐的那颗“最亮的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强化公仆意识,永葆爱民情怀,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和服务群众,坚持忠诚为民,永做人民公仆。

要追心系百姓疾苦、勇于担当奉献的“脱贫攻坚星”。“脱贫书记”黄文秀主动放弃优越的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将自己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动人心弦的共产党员奉献之歌和青春之歌,这就是我们需要追逐的那颗“最亮的星”。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发表新年贺词时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心系贫困群众,勇于担当奉献,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中,践行我们的初心与使命,彰显我们的担当与作为。

要追引领社会风尚、弘扬人间真爱的“凡人善举星”。2019年12月27日晚,12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湖北●襄阳)现场交流活动在襄阳举行,用毕生默默践行承诺的“中国好人”熊子勋、割皮救父托起生命希望的“襄阳好少年”王子豪、为保护乘客利益献出宝贵生命的“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李豪、19年如一日筑起生命堤坝的汉江义务救护队…..他们是我们敬仰的身边好人,他们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标杆,这就是我们需要追逐的那颗“最亮的星”。凡人善举,看似人物很平凡、事迹很简单,但它却能感动一座城市、带来一股春风、迸发一种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凡人善举,默默续写属于自己的平凡故事和平凡人生,树立起“中国好人”的道德标杆!

当今社会,像这样的“星”还有很多很多,在我们生活的每座城市、每个领域、每条战线、每个系统、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类别和层级的“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他们“星光”耀眼、“群星”荟萃。让“追星”成为一种新时尚,让我们都能从浩瀚的“星”空中追寻到自己心中的那颗“最亮星”。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