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五论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0-01-17 09:36:39 来源:襄阳日报

汉江网评论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各级一定要从补短板、强弱项抓起,把各项基础工作做深做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凝聚思想共识、探索实践路径,绘就新时代襄阳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要科学有序组织“两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基本公共服务弱项是农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症结所在,解决好这个问题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衔接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桥梁纽带。各级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把握时序进度,突出工作重点,保质保量完成“两基”建设任务,梯次推进示范村与整治村建设。要优先改造“等外路”,着力打通“断头路”,尽快拓宽“瓶颈路”,做好“通达”的文章。建立垃圾治理责任制,形成务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倡导通村通组公路绿化、村内公共区域绿化和农户庭院绿化,做好“干净”的文章。要以深化“厕所革命”为抓手,加快农户无害化厕所和农村公厕建改,做好“治污”的文章。要加快配齐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逐步建立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要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全市2400多个村自然禀赋不一样,产业布局理应有所区别。各级要结合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好分类指导,按照“山区有机、丘陵果木、平原大田、城郊蔬菜,双水双绿、规模养殖,优质高效、融合体验”等思路,逐村确定产业方向、培育主导产业,促进特色化发展、形成规模化效益。要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抓好稻虾共作等高效种养,抓好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发展,建好高香茶、油茶、大头菜、优质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支持枣阳桃、河口梨、保康茶、宜城西瓜、襄州麦冬等产业提质增效、做响品牌。要强化农业科技和社会服务支撑,完善产地初加工、小型化集配和中转仓储库无缝对接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探索落实农业保险政策新机制,确保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政策可持续。

要创新机制释放乡村潜能。只有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具体实现形式,才能不断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和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各级要落实好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深化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服务互助合作。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农户承包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编辑:黄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