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周斌
快过年了,不少人在年前搬进了装修好的新居,个性化的设计装饰、智能化的服务管理、人性化的体贴细微,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全新、温馨的生活方式。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边,享受这温馨、团聚的幸福时光,其乐融融,好在写意。
此时此刻,外出的“打工大军”或正骑着摩托车,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他们顶着寒风雨雪,奔波在回家的路途中,风雨无阻,风餐露宿;或拎着大包小包,他们带着一脸的沧桑和疲惫,艰难辗转于车站码头,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念头,就是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任凭路途再遥远,也要回家陪老人和孩子们一起过年!
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感动”。曾几何时,城市建设的确需要庞大的建设大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力从此走出家乡、走向城市。一个经典的画面让我们记忆独新。新年过后,父母又要离开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父母坐在车内紧闭着车窗,任凭哭啼的孩子拼命地敲打着车窗,“爸爸、妈妈,我不让你们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死死抱住孩子的老人老泪纵横,躲在车内的父母偷偷地抹着泪水,在孩子的哭声中远远离去。想必这样的场景每年年后都会在很多家庭重现。为了给孩子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让老人们晚年生活过得更好一点,他们背井离乡,忍痛割爱,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开支,挣上更多的钱,他们也真够拼了,住在简易工棚,吃着粗茶淡饭,甚至过着像流浪汉一般的生活,没有节假日、没有亲人团聚,只有滑完没了地干活,过着另外一种城市人的生活。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使得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鳞次栉比、一套套新房装饰一新、一处处景观赏心悦目。他们是城市最伟大、最勤劳、最朴实、最值得尊敬的建设者、守望者,其实他们才是城市真正的主人。
我们感恩身边的“感动”,要时刻尊重他们的劳动。他们在充满风险和艰苦的环境下,干着城市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他们需要尊重,特别渴望城里人的尊重,这样他们会让他们感到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意义,组织开展“城市最美打工者”、“城市最美务工人”等等这些评选表彰活动,因为这种荣誉,会让他们沾满泥土和汗水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满足和幸福。我们感恩身边的“感动”,要时刻挂念他们的冷暖。酷暑严寒,他们需要建筑工地所属街道和社区的关爱;每逢节日假日,他们需要能够干干净净、体面有范的走进社区、走进城里人的生活,享受城市人的一般待遇和市民荣誉,适时组织他们参观城市新貌,领略城市风光,接受文化熏陶,提升生活品位。我们感恩身边的“感动”,要时刻铭记他们的功绩。教育引导青少年特别是年青一代,要记住他们为这座城市做出的不朽功绩,在城市的记忆中永远定格他们的伟岸身影,学习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汇聚成整座城市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感恩身边的“感动”,要时刻关爱他们的成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城里人在教育、医疗、卫生、健康、文化等方面的同行的公共服务管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尽快缩短城乡差距,为他们创造家门口的致富奔小康门路,让他们重返家乡勤劳致富。
平安才能回家。让我们真心地祝福尚在路途奔波还未回家的打工大军们,一路平安,顺利归家,快乐团聚过大年,让老人不再牵挂,让孩子不再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