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周钰婷
故宫年夜饭引发热议。按照每桌10人的配置,一桌6688元,每多一人加收680元。一部分人认为,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饭店的档次,都配得上这个价格。另一部分人认为,一顿饭花去上千元,抵得上几天的口粮。争议归争议,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可见,无论价格如何,总会有人愿意买单。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追求年夜饭的“品质”。美团点评大数据显示,截至1月14日,2020年在线预订年夜饭订单同比增长91%,多家饭店更是一“饭”难求。出门团圆成为了新时尚。
我们是否应该跟风在外吃年夜饭?
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年夜饭应保持原汁原味。
年夜饭的主旋律是团圆,不应成为助长攀比之风的源头。在一年的1000多顿饭中,年夜饭被赋予特殊含义。几张相同地点车票汇聚于此,求的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新年的第一天,能够一家人团聚。至于年夜饭在哪儿吃,需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一家人愿意出门团圆,有一定经济实力,又能预定到年夜饭的,可以选择在饭店聚一聚。而在家团圆,依旧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主流,大可不必跟风比较。毕竟,家是温暖的港湾。
年夜饭的目的是吃得健康、吃得开心、吃得放心。无论是在哪儿吃,菜品的口味和质量都是优先考虑的。选择适合家庭口味、健康的年夜饭,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尊重中国文化传统,如年夜饭必须“十全十美”“年年有鱼”等,但我们依旧需要考虑的是,我们喜欢吃什么,我们能吃多少,坚决杜绝铺张浪费。
年夜饭最大的惊喜是懂得感恩。进入21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80、90后应逐渐成为年夜饭挑大梁的角色。父母等老一辈的在家忙活,我们不应以“不会”“不想”等思想,拒厨房之千里。感恩,不是一个大红包,一堆名贵的礼物,而是亲切的一句问候,一个温暖的温饱,一个主动的帮厨。年夜饭准备中的交流,通常可以回忆往事,化解心中隔阂,增强彼此交流。不是父母等老一辈不理解年轻人,而是年轻人不再愿意吐露心声。年夜饭恰恰是个畅所欲言的时机,是表达思念和感恩的良机。
年夜饭的原汁原味,是团圆,是健康,是适度,是感恩。不要让年夜饭的方式,成为消磨其本质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