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谣言在阳光的曝晒下烟消云散

2020-01-30 14:05:30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周斌

昨晚,一则由“市指挥部紧急通知”关于今天(1月30日)襄阳城区交通管制升级的“权威消息”,迅速在多个自媒体和微信朋友圈扩散,不少襄阳市民正在犹豫纳闷之时,襄阳网警通过网上巡查发现后,及时与襄阳交管部门核实,立即认定这是一则假消息,原来看似权威发布的“市指挥部紧急通知”实为谣言,随即襄阳网信部门及时跟进,组织“汉江时评”网评员及时进行了辟谣,一枚盖有“谣言”大红印的短贴文,让这则谣言烟消云散、支离破碎。

疫情来临,特别是当前正值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关键时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疫区实行封锁,交通全面管制,公共场所、小区门口、城乡结合部等均设置疫情防控点,社区小喇叭滚动宣传,客观上给人们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人们在谈新型炎色变的同时,也急切地通过自媒体和网络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态势,每天疫情的发展程度,疫情什么时候才是个拐点,防控疫情的特效药品何时研发出来并可以用于临床,节后上班延迟至什么时间,市场供应保障能够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所需,节后返程高峰是否会引发疫情再次扩散蔓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关切的问题和普遍的心理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疫情信息,对主动引导广大群众克服心理恐慌、加强自我防护、增强防控信心、积极配合管理、加强联防联控、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至关重要。

当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卫健部门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通报疫情情况,并邀请专家学者就群众普遍关注的疫情防控热点,进行专业知识解读和宣传,为公众及时传递疫情权威消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这其间,各种不实信息和谣言也充充斥在网络和自媒体,比如喝高度酒可治疗肺炎、熏醋防病、烟花爆竹防病等言论,还有的微信圈里搞起了商场、超市确诊病例的“接龙游戏”,造成不明真相的群众更大程度的心理恐慌和压力。

对于这种散布虚假信息和谣言,造谣惑众、蛊惑人心、误导公众的行为,法律不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之之一,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同时,《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解释》第十条规定,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罚处罚。

合力战胜疫情,需要社会公众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辟谣,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的权威发布,第一时间给公众以知情权,让公众从在公开、透明、阳光的环境下,理情认识和对待疫情,并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有序开展自我防护和联防联控。其次,需要网评员的及时跟进和主动引导,既要当好情报员,及时排查、发现、上报虚假信息和谣言,报送权威部门及时甄别确认;又要当好宣传员,第一时间戳穿谣言,揭露真相,还公众一个明白和事实。其三,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真甄别和判断,倡导公众多关注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发布,对自媒体和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务必仔细甄别、认真分析判断,必要时可通过拨打政府热线或向社会公布的咨询电话一问究竟,不断提高民众的谣言免疫力。最后,需要公安网监部门的巡查和打击,通过全天候24小时网上监控,确保网上虚假信息和谣言一出现,地面甄别核查就跟上,追根溯源,对制造谣言者及行动,依法从快打击处理,并向社会曝光公布。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这是当下我们有效应对疫情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社会责任。

编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