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戴好抗疫的“心理口罩”

2020-02-21 17:11:53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罗成

自湖北启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以来,广大群众已居家隔离近一个月,部分群众的焦虑心态越来越重,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群众“坐不住”的情况,如冲击路卡、推搡执勤人员、破坏封路设施等。2月20日,湖北省发布通告要求省内各类企业按不早于3月10日24时前复工,这意味着大部分群众要继续居家隔离20天,相应的焦虑心态也会愈演愈烈,随着疫情防控攻坚战进入决胜期,更加要破除这种不利于疫情防控的焦虑心态,筑牢群众对疫情的心理防线,凝聚抗疫最强正能量。

要传递“能打赢”的战斗决心。湖北虽然是全国疫情的中心,确诊病例较多,但是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已经形成,全国都在积极驰援湖北。医院不够、病床不足快建大建,口罩、防护衣、防护罩等急需物资加大马力生产,全国各地抽调一批又一批医疗队伍和专家奔赴重点疫区,国家财政下拨大量的资金支援抗疫,可谓是缺钱给钱,缺物给物。在全国各大的大力支援下,疫情形势目前已经出现积极变化,连续多天湖北确诊病例都在下降。要将目前的有利局面充分展现出来,向群众传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传播一线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使广大群众有理由相信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树立起一定能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

要保持“勤公开”的工作机制。关于疫情的信息大致来自四个方面——政府、媒体、专家、民众,如果政府的信息公开没有及时准确、精准透明,必将导致民间声音甚嚣尘上,造成谣言满天飞,互相矛盾、真假难辨的信息和情绪,很容易引起大众恐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严重干扰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体部署和各个环节。掌握权威信息的机构、部门每天要通过官方媒体发布疫情信息及防控举措,大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提升群众防控意识和防护能力,引导群众稳定预期、坚定信心;要尽可能地公开掌握的病例信息及处置方式,营造透明的信息环境,只有及时、详尽地发布确诊病例的权威信息,群众才能对区域内的防控形势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扎牢个人防线,不至于人人自危。

要建立“坐得住”的后勤保障。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群众能安心宅在家,必须依靠一个丰富而又全面的后勤保障体系。要大力推行党组织和党员代办服务、“互联网+”线上服务、党员群众志愿者服务、业主互助、“邻里关爱”等,建起疫情管控期间的服务群众网络,让群众不出门、少出门;要拓展网上政务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的的广度和深度,用好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无接触式配送”惠民购物小程序等,让群众的生活所需能在网上解决的,尽量在网上解决,减少人员流动;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志愿者的作用,聚焦群众的所急所需,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暖心服务,让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弱病残孕等家庭生活有保障、困难有人帮,确保广大群众安心在家。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健康”是我们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要不断凝聚起人民群众对抗击疫情的强大斗志,构筑起坚强的心理防线,打一个齐心协力的阻击战。

编辑:汪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