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问题是前进中必须解决的障碍,是推进目标任务实现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矛盾。推进项目建设,需要把握的关键一点就是把问题导向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足功夫,决不能以发现问题、找到问题为终点,也不能以报告问题、反映问题或提出建议为止点。
要坚持问题导向策划工程项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先动手、再伸手”,谋划建设了汉十高铁;开工建设了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解决220万人口、379万亩耕地的用水问题。市委、市政府以减量化增长为抓手、十大重点工程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前不久,全市选择105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示范,破解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不高、企业现场管理现代化程度较差问题。紧盯目标任务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并细化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实在的工程项目,以上案例为各级坚持问题导向策划工程项目作出了示范。在实践中,各级务必紧紧盯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实践路径问题、工作切口问题等,坚持小口切入,科学严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将其细化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实在的工程项目,逐项加以落实。这样,“大战略”就可被细化为“小目标”,阶段性目标就可被分解成具体工程项目,坚持问题导向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要坚持问题导向抢抓机遇。在项目建设工作中凸显问题导向,必须把现实落点放在抢抓一切有利机遇为我所用上,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当前,襄阳正面临诸多政策叠加机遇,比如中央将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帮助湖北解决财政、融资、供应链等实际困难,湖北省迅速出台促进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发展30条政策措施,这些都是襄阳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重大利好。此外,《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国家扩大内需尤其是促进消费升级等政策,都可为襄阳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各级要坚持系统思维,树立全局观念,以“工程化实施、项目化落实”为抓手,确保一系列重大政策红利在襄阳得到充分释放。
要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结构调整。坚持问题导向,根本还是以解决问题为标尺,着力点就是补短板、强弱项,推进高质量发展。当前,襄阳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需要持续优化存量,加快扩大增量,引进更多的新项目、新投资。要在巩固汽车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快生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补齐精密铸造、模具加工、关键零部件生产等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继续保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努力形成产业交替领先的发展局面。要针对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链条短、知名品牌缺的短板,持续发展高效种养业,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项目,引领带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要聚焦服务业短板,加速形成对周边区域有强劲引领、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要聚焦城市建设和治理短板,加快建设新时代智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