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李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由“稳”到“保”,为我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此时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必须较真碰硬。只要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我们完全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坚持“底线思维”,对问题精准施策,“保”就业。“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恢复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让百姓端稳“饭碗”,就要助力贫困群众脱贫,保障就业。受疫情影响,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收入减少。要多措并举抓实抓细就业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通过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方式精准对接帮助返岗。确保搬迁脱贫户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善于“化危为机”,对产业因地制宜,“保”民生。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为要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完成由“输血”向“造血”转化。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结合当地特色,把文化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大力提升产业的文化含量。另一方面要坚持绿色发展,树立新的财富观,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推动扶贫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发扬“斗争精神”,对责任层层压实,“保”落实。党员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保持斗争精神,敢于攻坚克难。要坚持“回头看”,全面梳理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深刻自查、举一反三,把整改成效体现在贫困群众的脱贫成效上,以严实的工作作风,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抓住责任这两个字,立足岗位、躬亲履职,把扶贫的每一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时不我待、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不断前进。同时,要进一步聚焦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以斗争精神、过硬责任保障工作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