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带货有“量”更应有“质”

2020-04-30 09:20:52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罗成

受疫情影响,多地农产品销售遭遇了“疫情寒流”的袭击,很多农户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或烂在地里,或积压在仓库中,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一年的生计就依靠这些种养殖农产品,滞销后将面临着极大的生活压力。

各地政府纷纷创新通过“县长带货”的方式,对农产品进行推广。由县长担任农产品“带货开路人”,不失为高效之选,这些新兴“网红”们在出于公心为农产品“代言”的情况下,自带公信力,能够让消费者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信任感,通过这些敬业的直播,的确收获了不错的“带货”效果,大量的农产品得以快速销售。

从最初的部分地区直播尝鲜,到现在的几乎所有县市都在跟风带货,蹭直播的热度,一些乱象也有所显现,产品品相差、到手货物数量不足、包装不好致货物受损,种种糟心情况频发,部分消费者在网上直言对线上购买的商品表示失望。说到底,要建立起消费者对于“带货直播”的长期信任,不能光靠阶段性的热度,关键还得看农产品的自身质量“能不能打”,县长带货有“量”更应有“质”。

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产品好不好,一尝便知晓,消费者可能是出于尝鲜的心态买了产品,但能不能成为“回头客”还得从产品质量着手。产品的质量不只是物品本身,更应注重在运输中的保护,消费者往往更注重购买体验,尤其是收到产品后的第一印象,要强化从生产到运输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注重跟踪回访,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回头客”,建立长期供销关系。

要强化品牌培育。农产品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可能比较土气,没有什么品牌,但实际上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会首选自己熟悉的和知名度高的农产品,例如网红品牌“褚橙”发端于2010年,在2012年通过互联网人物话题营销一举成名,仅用了几年时间成为无可非议的互联网橙类第一名。县长带货只能在一段时期内产生品牌效应,想要形成长效的影响力需要打造和形成自身的品牌,特别要注重品牌的推广宣传,赋予农产品兼具地域特色和产品特性的标识。

网上的“直播战”依然在继续,各地县长们仍在倾情代言,直播带货卖产品只是农产品产销转型的一个起点,把握好这个契机,对于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和完善销售体系都将有极大推动,但“质量为王”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切实用产品质量说话,用产品品质吸引消费者。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