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防控弦 奏响“清平乐”

2020-05-01 12:11:53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陈国鹏

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每一个华枝春满的春天,这幅美妙的出行图景都令人称羡神往,恰逢“五一”,人流又将熙熙攘攘。作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的首个长假,今年的五一非同寻常。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安全消费出行,又是一场硬仗大考。

要知大势,顾大局。当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经过艰苦卓绝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是党中央对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总体判断。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从国际来说,境外疫情仍在暴发增长,全球疫情防控不容乐观,作为一起全球关注公共卫生事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失控,最终都会由全人类埋单。我们在打好国内战场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支援全球抗疫,这是走向复兴的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更是我们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的必然之举。从国内来说,疫情防控的“上半场”我们已经取得重大成果,常态化防控的“下半场”正深入推进,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加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环节、任何地区的轻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统筹国际国内战场,抓好抗疫下半场,仍需久久为功。

要抓眼前,谋长远。在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做好“五一”期间交通工具场站消毒通风和景区疫情防控,引导群众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同时强调,湖北省和武汉市作为重点地区要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举措,不断巩固防控战果,确保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为我们抓好重要节庆节点以及常态化精准防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从人类同流行疾病的斗争史来看,在较长一段时期,新冠肺炎都将继续存在,疫情防控也可能是我们需要较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首个“五一”长假的防控工作,直接关系防控成效的巩固,影响全面小康建设全局,我们要在统筹谋划做好眼前假日防控工作的实践中,排查漏洞、补齐短板,积累有效管用的行业、地区防控经验,探索建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长期模式,让我国的政治和制度优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实践中持续彰显。

要出份力,管好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GDP首次呈现6.8%的负增长,宏观经济受疫情影响明显。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之一,在当前建成全面小康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全球经济衰退势难避免的大背景下,“五一”长假被赋予更多意义。全力盘活节庆经济,激活国内消费市场,既是做好“六保”工作的现实和政治考量,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所在。重大考验当前,我们的党和政府依然能以卓越的治理能力,在兼顾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保障群众出行等各方面利益,这是一种大国自信和大国气度。作为普通群众和消费者,我们要感党恩,知国情,通过理性合理消费为经济社会复苏出一份力,更应该从自己做起,守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继续常态化做好个人及家人居家防护、出行防护,全力做好在家和在途卫生清洁,用实际行动支持爱国卫生运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隐患。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战仍在继续,大考仍在进行。“五一”在即,绷紧防控弦,方能奏响“清平乐”。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