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后浪”尽情奔涌 需筑牢体制机制“防火墙”

2020-05-18 18:45:09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陈国鹏

近日,襄阳市教育局 、襄阳市卫健委共同下发《关于做好学校“健康副校长”选聘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市学校实施“健康副校长”制度,以保障复课复学安全,推进校园防控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遏制聚集性疫情蔓延扩散。

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各地复课复学逐步提速,窝居数月的“神兽”们纷纷解禁归笼。如何确保复学复课安全既是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切,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优先考量。作为重要的公共区域,校园人员密集,聚集性疫情隐患高发易发,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课复学工作,无疑是对教育主管部门的一次实战大考。

5月9日召开的湖北省委常委会强调要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把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当前,全国本土疫情基本阻断,疫情分区分级分类精准防控工作蹄疾步稳。襄阳市率先在全域中小学增设“健康副校长”,是对家长和社会各界关切的及时回应,也是党委政府担当精神、为民情怀的充分体现。增设“健康副校长”,优化体制机制设计,从源头加强教育重点领域防控专业力量配备,是完善教育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的有益探索,也是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提升局部应急处置能力的创新实践,对推动校园公共危机意识教育更有积极意义,值得点赞。

当前,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标志着我们应急性超常规的疫情防控“上半场”工作已圆满收官,依法科学精准常态化防控阶段正深入推进。尽管疫情反弹和输入风险仍然存在,但在各级党委政府超强的组织应对之下,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疫情防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探索的各项防控机制举措不断经受住实践检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也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加之公众防控意识大大增强,因此,疫情大规模复发可能性明显降低。在这种背景下,按照依法科学精准的防控要求,各地探索建立适应本地区行业领域实际的长效防控体制机制,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必然之举、谋远之策。

此前,广州某中学的“白他一眼”诙谐黑板报、杭州某小学的创意“一米帽”等防控举措,经媒体报道收获如潮好评,让我们看到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的协同联动,以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式,共同保护朝气蓬勃的“后浪”而传达出的智慧和努力。滴水见太阳,细节见精神。无论是“健康副校长”的制度安排,还是生动鲜活的疫情防控经验探索,都是教育领域顺应常态化防控形势作出的即时反应和政策动态调整。

我们期待也乐见各地方抢抓当前国内疫情总体平稳的重要窗口期,危中见机补短板、见微知著堵漏洞、条分缕析强弱项,紧盯村(社区)、公共区域等疫情重点区域大胆创新、深入探索,趟出一套顶用、有效的常态化治理模式,继续压细压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家庭“四方责任”,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常态化防控经验,为提升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提供坚实支撑,以扎实有效的防控助力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

作为一场堪比“世界大战”的仍在持续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新冠疫情都将全方位冲击人类社会秩序和各行业准则,革新和调整将是“后新冠时代”生活的重要特征。预约制、一米线、分餐制、云生活……疫情已经在并将继续深刻改变和调整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主动求变应变、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共存将成为“后浪”的必修课。

“后浪”是青年一代、新冠一代,代表无限可能和希望,全力筑牢体制机制“防火墙”,让“后浪”尽情奔涌,我们责无旁贷。


编辑: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