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陈曦
一场突发疫情,给襄阳旅游市场按下“暂停键“, 导致 2020 年春节假期旅游业几乎颗粒无收。
随着疫情对人们旅游观念的影响,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会重视旅游与健康、自然与生态的结合;放弃长途旅行,选择中短途去乡野休憩,城郊乡村游、生态旅游、户外游、休闲游产品将迎来增长新机遇。
襄阳城郊蕴含了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门类齐全,按功能分为观光休闲型、养生休闲型、娱乐休闲型、运动休闲型和农业休闲型五大类。其中,观光休闲资源开发最早,业已形成一些成熟的旅游景区,例如襄阳唐城、习家池、黄家湾、古隆中都日益重视游客的休闲需求,在景区硬件建设和环境整治上狠下功夫,基本可以满足游客的多重休闲需求,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同时,近几年,以襄阳尹集姚庵村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游也蓬勃发展起来,自发形成了荷花湖、福恩牡丹元、桃花岭等乡村休闲游品牌,但由于开发还处于民间自发状态,缺乏科学规划指导,产品多但品质不高,皆没培育出龙头品牌。
总体而言,襄阳城郊休闲旅游项目中精品、名品鲜少,缺少专家指导,旅游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大众化、个性化、体验化需求。
究其深层原因,后疫情时代,游客更加重视的是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品质,更加关注景区的接待环节卫生、安全防护问题,特别是休闲旅游,首要目的是放松身心,其次才是观光。而现阶段襄阳城郊开发的旅游项目,多数还是着重于观光,景区建设的重点还是核心景观建设和景区硬件环境营造上;对于景区内接待服务质量、交通、食宿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还没有跟上,供游客度假、休憩、娱乐的功能设置不足,诸多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无法给游客的休闲体验,不利于有效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
后疫情时期,旅游市场上风险和机遇并存,襄阳城郊休闲旅游想迅速重整、化危机为契机,不仅需要超前向市场渗透提振旅游需求,更要在优质旅游发展理念下建立更加优化、有效的旅游供给体系。具体建议在品质提升、特色创新、服务标准化建设上下功夫。
城郊休闲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特点,建议襄阳城郊休闲旅游产品形成规模之前须加强政府引导,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分阶段开发。建议第一阶段先完善现有休闲旅游产品;第二阶段是充分利用城郊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打造综合性、高品质的度假休闲旅游新品;第三阶段是构建襄阳休闲旅游品牌群,形成襄阳城郊休闲旅游圈。
面对更加重视自身旅游体验的游客市场,景区的建设要做到内外兼修,硬件特色景观建设和软件服务建设要双管齐下,不断提升景区的休闲功能、丰富产品类型、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要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和游客愉悦体验,建议创新旅游开发思路,依托“互联网+”,大力发展高端定制休闲旅游项目。从粗放服务向精细服务、品质服务转变,做好个性服务与标准化服务的结合;从传统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变。
建议城郊休闲旅游开发要积极对接新农村建设,整充分发挥农旅叠加效应,紧紧围绕乡村体验游、农业观光游为中心,深挖本土文化、打造特色各异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园、构建襄阳城郊田园休闲旅游综合体。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