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传家宝也是新风尚

2020-08-28 16:02:45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李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社会风尚。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咱们的传家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勤劳勇敢的中华人民在满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后,进而“知礼节”“知荣辱”,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修身持家、治国理政的智慧。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身”之道;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的“齐家”训言;毛泽东“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治国”经验。事实上,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延绵不绝,靠的就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从汉文帝“文景之治”到唐太宗“贞观之治”;从南湖红船到井冈山,从遵义城头到延安宝塔,从西柏坡到天安门城楼;无论是诸子百家推崇备至、帝王将相身体力行,还是人民群众极力拥护、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并发展壮大起来,党心民心也在艰苦奋斗中凝聚起来。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更是我们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逐渐淡忘。一些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浪费着实令人心痛,生活条件越是改善,就越不能丢了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更应传承好艰苦奋斗精神,在全社会中形成“勤俭节约为荣”的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论是一个家庭的富裕,还是一个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开源节流、勤俭持家。既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又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要坚决抵制生活奢靡、贪图享乐等不良习气,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改变重虚荣、讲攀比的“面子文化”,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此外,还要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推动“光盘行动”到推广节能、节水产品,从使用绿色环保家具、建材到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勤俭节约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正能量。从自己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节约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把节俭节约融入到生活、生产中的方方面面,使之固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今天,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历程,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深入人心、盛行于世。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