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李青妹
9月5日上午,2020年第二期党委(党组)书记专题读书班在市委党校举行,市委书记李乐成作专题辅导。他强调,“十四五”规划编制是当前党委、政府极端重要的工作任务,举办此次读书班是为了牢固树立战略思维,进一步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2021-2025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地运用战略思维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并用于指导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思维,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运用好战略思维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小局和大局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曾告诫,“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许多小局必须服从大局”。作为襄阳来说,我们要观大势,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也要勇于“塑造态势”,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战略定位,主动服务并融入国家和省级战略,在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中有所作为。坚持大格局大视野,跳出襄阳看襄阳,谋划好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
二是战略性与操作性的关系。既要登得高,也要一步一个脚印。换言之,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对此,乐成书记介绍给大家的“价值、能力和支持的三维分析模型”就挺科学。综合考虑价值、能力和支持三方面因素,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精准把握上情,精准结合市情,找准结合点,对三方面都满足的事情,争取支持、创造条件、激发潜力,凝聚最大合力,分出轻重缓急、理清先后顺序,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对于客观条件不成熟的,先缓一缓,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等时机成熟之后再付诸行动,以科学谋划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三是实践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即将编制出的“十四五”规划,说到底还是要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就需要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规范从政行为,争取业绩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谋划制定“3820工程”,该计划提出未来3年、8年和20年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所有这些目标几乎都按时实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调查研究,倾听民意。我们襄阳在做战略规划时,也要注重特色,进一步征求民意、汇聚民智,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