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安保民安促国安

2020-09-18 18:04:06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刘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民数量超过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突破30个小时。互联网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有了它,人民可以过上足不出户的生活。特别是在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宅在家中不能外出,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等网络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人们享受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前提,就是互联网本身是安全的。

无网安,不国安。只有网络安全得到保障,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才会舒心、安心。群众利益得到了保障,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我们在落实网络安全中,要重点做到三点。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网络问题和事件频频发生,网络安全风险加大,只有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才能提高全社会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度和共知率。近年来,襄阳市以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为抓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巡展活动,搭建网络安全线上展厅,利用H5、动漫、手绘、微视频等创意形式推播网络安全相关作品,将网络强国建设相关内容纳入了党校、干部学院、中小学等课堂,通过积极引导、正面宣传、案例分析等,普及国家网络安全知识、强化全民网络安全意识,让全体公民深刻认识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牢正确网络安全观。

二是攻关核心技术,掌握网络安全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网络安全而言尤为重要,必须要有过硬核心技术做支撑,否则很难保证网络安全。试想一下,如果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都被外国人掌握,就等于把所有的秘密、所有的安全钥匙交给了外人,那我们中国就成了没有保密的地方,没有安全的地方。这会是一件让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科研人员也要增强使命感,勇于担当,加快推进科研攻关,通过自主创新、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牢牢把握网络空间的主动权。

三是依法文明用网,携手共建清朗网络空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阵地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管理重点、难点。总体上看,网络生态整体向好,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良内容、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等,网络舆论突发事件此起彼伏。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各种途径把失真失实失偏的网络舆情进行散播,以此来制造恐慌。幸好被我们相关部门及时监测,有效处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网原则,对故意散播虚假消息、制造网络谣言者严肃处理;定期开展集中检查和整治,规范网络舆论传播秩序,净化网络空间。每位网民也应当坚持文明用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向不良网络舆论发声、亮剑、交锋,传播网络正能量,筑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只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网上网下同心聚力,一定可以共筑网络安全的坚固防线,为亿万民众营造一个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精神家园。

我们共同努力,守护网络安全,守护人民安全,守护国家安全。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