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陈林安
今年11月,我们迎来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它,即是一项常态化国情国力的调查工作,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载体,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大国点名,不能缺席;人口普查,利国利民,福泽全社会。
准确把握人口普查的时代要义
今年的人口普查工作,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普查工作,是摸清人口底数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育政策的完善,辖区社区治理的创新等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各环节,迫切需要加强人口普查工作,精准普查人口,摸清人口的分布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底数,合理分配、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人口普查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人口普查,就是要掌握各地的人口分布密度、个人特长等情况,也就是人的全面真实情况,以便各级党委政府因人施策,合理设置岗位,在本职岗位上尽显其能,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口普查工作,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也需要同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质量,因此,要用新发展理念来分析研判解决人口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人口普查结果,着眼于人口发展战略,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战略,精准施策,完善人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体制机制,打造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创新方式,推动人口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人口普查工作,在方式方法上,也要加强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人口发展战略的远景目标。
抓实“五级”人口普查机制。实行省、市、县、乡(办事处)、村(社区)五级联动机制,落实各级党组织包保责任制,在各级设立普查工作联络员,构建完整的人口普查网络。各级党组织要齐心协力,同频共振,推动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用好电子化数据采集设备(PAD)或手机采集信息方式,切实用好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载体。在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指导下,村(居)民可以尝试自主填报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联网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形成 人参与普查工作的良好局面。
用好基层基本单元。广泛发动村(组)长、社区网格员,充分利用他们熟悉本地风土人情、熟悉本地人员分布等资源优势,协助普查员,进村入户精准普查,普准普实本单元人口,掌握人口普查真实资料。
担当作为,确保人口普查工作落地落实
人口普查工作,十年一次,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我们抓细抓实,担当作为。
加强领导,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人口普查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政治领导,确保人口普查工作政令畅通和工作落实。
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将人口普查工作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党员干部“双报到”等工作结合起来,入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让人口普查工作深入人心,人人参与,进一步提高普查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加强培训,提高普查能力。坚持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结合社会发展新阶段,对人口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增强普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运用,掌握新知识,提高新本领,提升普查工作效率。
依法规范,提高普查公信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细抓实人口普查工作。坚决反对人口普查“说了就是做了、做了就是做好了”的不严不实的工作作风,坚决整治人口普查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坚决保护普查对象的隐私权,做到信息不外露,切实为人口普查工作提供优良的法治环境和坚强的法治保障。






